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PDFVIP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 卷 第2 期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Vol. 11 No.2 2017 年4 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Apr. 2017 Doi:10.14067/ki.1673-9272.2017.02.005 http: //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 绿色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陈淑凤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 摘 要:以福建省2004-2014 年数据为基础,构建“五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五化” 耦合协调度,并运用灰色GM (1,N )模型分析 “五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福建省 “五化” 协调发展呈现出 “低发展低耦合- 低发展高耦合- 高发展低耦合- 高发展高耦合”的特征。(2 )“五化”协调 发展既要注重各子系统的发展质量,同时要平衡各子系统间的发展差距,规避短板问题。(3 )城镇化和绿色化 对 “五化”协调发展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则抑制 “五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72(2017)02-0021-06 一、问题的提出 “四化”各子系统的影响作用,其中范辉基于浙 十八大报告中,国家从战略层面上提出“实 江省数据分析中发现农业现代化对“四化”同步 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 发展作用最大,其次是城镇化,而工业化的作用 展”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四化”同步发展早 非常微弱[7] ;熊巍对湖北省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业 已达成共识。然而新常态下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化和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的驱动最强[8] ; 生态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倒逼我国反思以往 唐根年对我国287 各地级以上城市研究的结果表 的经济发展模式。2015 年3 月,党中央、国务院 明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一些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 城市“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9] 。另一部分学者 “绿色化”,要求“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 从其他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时发现发展经济发展水 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平、开放程度、教育均对“四化”同步发展具有 在“四化”同步发展研究中,学者主要从理 正向作用[10-11] 。虽然“四化”同步发展研究成果 论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四化”耦合协调度测 丰硕,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都较为成熟,但在当 算及“四化”同步发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 崔凯通过分析“四化”演进轨迹提出“四化”同 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下简称“五化”) 步发展具有规律性、阶段性和趋势性[1] ;杨鹏重 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仅探讨“四化”同步发展 点分析制约中国“四化”同步发展的深层次体制 已略显不足。 问题[2] 。刘文耀在剖析理论内涵基础上,构建“四 综上所述,构建“五化”评价指标体系,测 化”同步发展指标体系[3] ;潘竟虎、李裕瑞等学 算“五化”耦合协调度,并探讨“五化”协调发 者运用截面数据对区域“四化”耦合协调度进行 展影响因素,对于区域“五化”协调发展具有重 测算,重点比较地区协调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