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 械 设 计;机械设计课程成绩评定;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总论;§1-1 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机械零件:组成机器的不可拆的基本单元。
部件:为完成同一使命在结构上组合在一起并协同工作的零件。;标准件:经过优选、简化、统一,并给以标准代号的零件和部件。
易损件: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容易损坏,并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更换的零件或部件。;课程性质:一门设计性质的技术基础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本课程与前面所学的课程:高数、制图、力学、机械原理、公差等均有联系
启下:本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机制工艺学、机电一体化、机床、刀具、汽车等
课程目的(任务):综合运用各种机械零件、各种机构的知识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知识,掌握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一般机械的能力。; 本课程所涉及的先修课程有:;;;机器的组成(本节将以汽车为例讲述机器的组成);;;;;;;;§2-2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设计说明书、工艺文件、标准件、自制件、外协件明细表、使用说明书等;(一)使用功能要求 机器应具有预定的使用功能 如起动、转弯半径、吨位、速度、制动等;机械设计中的“三化”;§2-4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一)整体断裂;(二)过大的残余变形;(三)零件的表面破坏;(四)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一)避免在预定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二)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加工与装配
(三)经济性
零件应有合理的生产加工和使用维护的成本。价廉物美(遵循三化原则)
(四)质量小的要求
质量小则可节约材料,质量小则灵活、轻便。
(五)可靠性要求
应降低零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概率)。零件的可靠性决定了机器的可靠性。;§2-6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两种判断零件强度的方法;(二)刚度准则 确保零件不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2-7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一)理论设计 根据长期总结出来的设计理论和实验数据所进行的设计。;(二)经验设计
根据对某类零件已有的设计与使用实践而归纳出的经验关系式,或根据设计者本人的经验用类比的办法所进行的设计。如:箱体、机架、传动零件的各结构要素等,一般用在不重要的场合。;§2-8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2-9 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用;1.载荷、应力的大小和性质
2.零件的工作情况
3.零件的尺寸及重量
4.零件的结构及加工性
5.材料的经济性
1)材料价格;
2)加工批量和加工费用;
3)材料的利用率;
4)局部品质原则;
5)节约稀有材料(尽量用廉价材料来代替价格相对昂贵的稀有材料);
6)材料的供应状况。
;§2-10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 与设计有关的标准:;§2-11 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简介;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机械零件的强度分为:静应力强度和变应力强度。;循环变应力;五个参数:;σ;循环变应力分类:;3)非对称循环变应力;AB: N103 静强度破坏区:按静强度理论设计
BC: 103 ≤N≤104 低周疲劳区:按静强度或按低周疲劳强度设计
CD及以后: N 104 高周疲劳区:按疲劳强度理论设计
1· CD段: 有限寿命疲劳区 ND >N> 104
2· CD段以后:无限寿命疲劳区 N≥ ND ;σrN---N 次循环应力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应力。 即疲劳极限:r=-1记为σ-1N ; r=0 记为 σ0N
σr∞----无限寿命疲劳极限:当 N>ND=106~25?107时
σr------N0时的疲劳极限:σr 即σrN0
N0----循环基数(当ND不大时,N0=ND,当ND很大时,N0<ND, 设定N0的原因是有时ND非常大,做实验时工作量太大);;有关疲劳曲线方程的说明:
1.循环基数N0 材料不同, N0不同。
2.指数m—与应力和材料的种类有关。;ND(N0);(二)等寿命疲劳曲线(疲劳极限应力图);三个特殊点A、D、C 分别为对称循环、脉动循环、以及静应力下的极限应力点。 ;ADG段的方程为:;本章附录;(二)疲劳强度降低系数或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四)表面质量系数
零件加工的表面质量(主要指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综合影响系数
由于零件尺寸及几何形状变化、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等的影响,使得零件的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试件的疲劳极限。用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Kσ表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ADGC线;作图; D’(σ0/2, σ0/2);;(一)单向稳定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 r=常数,绝大多数转轴中的应力状态;----简单加载
2.σm=常数,振动着受载弹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