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麻期间循环的管理PPT
全麻期间循环的管理;一、麻醉诱导期的管理二、麻醉维持期的容量控制三、麻醉苏醒期管理四、麻醉手术期间循环变化的处理;一、麻醉诱导期的管理; 因此术前应早期快速扩容,宜在诱导前后30分钟内输入平衡液或代血浆500~800ml,直至血压平稳,指脉波宽大,指脉图无随呼吸而波动的现象。指脉波即容积脉搏图形,反映交感神经紧张度、末梢灌注、组织器官灌注和有效循环血量。
一般建议先输平衡液,尤其确保在麻醉诱导期间输无其他溶质(如抗生素等)的平衡液,以防过敏反应引起的循环变化被诱导时的变化所掩盖,或加重循环变化的程度,以尽量保证诱导期的循环稳定 ;二、麻醉维持期的容量控制;制定术中输液计划步骤 ;术中液体治疗方案;3、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再分布---术中的液体再分布量需要采用晶体溶液进行补充。
4、麻醉导致的血管扩张---通常在麻醉开始即需及时评估和处理,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及时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5、术中失血量---手术失血主要包括红细胞和凝血因子丢失及血容量减少,需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精确评估失血量可采用称重法,切除的器官和组织会影响失血量的估计。
;(1)红细胞丢失及其处理
麻醉手术期间Hb70g/L(Hct 0.21)时必须立即输血,重症患者应维持Hb100g/L(Hct 0.30)
麻醉手术中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的补充量:
浓缩红细胞补充量 =(Hct 预计×55×体重—Hct 实际观察值×55×体重)/0.60。
(2)凝血因子、血小板的丢失及处理
术中大失血所致凝血功能紊乱时凝血因子、血小板的补充主要依靠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 据北美洲、欧洲的资料,体内仅需30%的正常凝血因子或5%~20%的不稳定凝血因子即可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
;FFP含有血浆中所有的蛋白成分和凝血因子,其主要治疗适应证包括:
①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治疗;
②华法令等抗凝药物的逆转替代治疗。
每单位FFP可使成人增加约2%~3%的凝血因子,即如患者使用10~15ml/kg 的FFP,就可以维持30%的凝血因子,达到正常凝血状态。FFP需加温至37 °C 后再输注。
;血小板明显缺少( 50×10*9/L)和血小板功能异常时,应补充浓缩血小板。大量失血5,000ml补充FFP后,术野仍明显渗血时,应输注浓缩血小板。每单位浓缩血小板可使血小板增加7.5~10×10*9/L。
冷沉淀主要含有VIII因子、XIII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一个单位FFP可分离出一个单位冷沉淀,不需行ABO配型,溶解后立即使用。一个单位冷沉淀约含250mg 纤维蛋白原,使用20单位冷沉淀可使纤维蛋白原严重缺乏患者恢复到必要水平。
(3)血容量补充---术中失血采用血制品、晶体液和(或)胶体液进行补充。 ;影响液体治疗的因素 ;临床实施液体治疗方案过程中,切忌机械地实施液体治疗计划,须加强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手术和病人情况的变化,依据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合等指标所提供的反馈信息,相应地调整输液量、种类和补液速度及有关电解质的补充,从而达到维持手术病人循环稳定,组织灌注良好的目的。 ;由于各种指标均有其局限性,因此必须综合分析,切忌片面决断。麻醉深度的掌握既要避免麻醉过深(或椎管内阻滞范围过广)对循环的抑制,又要防止麻醉过浅、镇痛不全时体内应激反应对循环功能的扰乱。因此,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保证充分镇痛对维持循环稳定是很重要的。根据BIS指导麻醉深度的调控,使BIS维持于50,可以确保无知晓,无回忆。对因手术刺激而引起的血压升高,可用异丙酚、芬太尼等加深或增加吸入麻醉药的吸入浓度。只有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才能排除因手术刺激引起的循环改变,从而更精确地判断病人循环容量的情况。 ;三、麻醉苏醒期管理;如应用术后镇痛,此时可开始背景输注。胸腹腔关闭后拮抗肌松药,并持续机械通气,直至呼气末麻醉气体浓度0.2%,同时观察呼出末二氧化碳浓度波形,有无自主呼吸引起的切迹或不规则波形,如有则表明自主呼吸恢复。此时停止机械通气,观察自主呼吸次数、幅度、潮气量、吸气后SpO2变化,PetCO2波形。如呼吸20次/分,VT6ml/kg,吸空气下SpO295%, PetCO2波形规则,有正常的肺泡平台,即可拔管。拔管后如有舌下坠,可用口咽通气道、喉罩处理,必要时可再插管。;与此同时,还应注意麻醉状态下病人通常处于血管开放状态,末梢循环良好,循环容积较清醒状态下大,因此,手术结束前应适当给予利尿药,排出多余的容量,以适应术后循环状态,减少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应注重病人术后的镇痛,不能因为手术、麻醉结束而不再顾及病人因术后疼痛可能引起的烦躁和循环不稳定。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