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法基础PPT
一、楷书概述 (一)楷书释名 楷书又有真书、正书、今隶、章程书等名称 以楷书为名,取其楷模、典范、法式之意。 一、楷书概述 (二)楷书简史 1.汉魏初创 隶书的草写发展出章草、小草、楷书、行书。 汉魏时期的钟繇被认为是楷书之祖。 钟繇的楷书还保留了一定的隶意,字形还有横向的取势特点,形体的改造也不够完善。但点画用笔已经非常丰富。 2.东晋成熟 王羲之 在钟繇的基础上,使楷书的字形更加趋于方块化,在点画用笔上也更具有楷书的特点。各种基本笔型基本定型,成为规范。 王献之 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张扬其个性。字形舒展,夸张主笔。 魏碑 刀味浓厚,棱角分明,结体千变万化。 一、楷书概述 3.唐代繁荣 代表了书法发展史上楷书的最高成就。 欧阳询 既有北朝魏碑的方严的用笔和险劲的结体,又有南朝文人温雅的气度,用笔也比较精美。 褚遂良 将王羲之行书的笔法运用到楷书当中,生动活泼,极具特色。 颜真卿 融合篆籀笔意,结构饱满雄浑,笔画较为厚重。 柳公权 以瘦硬见长,笔画极具骨力,结构紧凑。 一、楷书概述 4.宋元明延续 宋徽宗赵佶 瘦金体 笔画细劲挺拔,讲究提按顿挫,在起收转折的地方,顿挫明显。 元代赵孟頫 小楷直接晋唐,气质温和,点画精美。 在大楷上,用王羲之行书笔法写楷书,用笔比较活泼,但没有褚遂良那种细腻精致的变化。取行书流动的笔意,整体较为平实,结字中规中矩,平易近人。 明代小楷 以文征明为代表的吴门书派。 5.清代重振 由于明清时期馆阁体的时兴,一些书家开始在碑版中寻找个性,开始关注魏碑。 金农 用笔质朴古拙,结字也显得拙味十足。 赵之谦 在碑学基础上进行创造,他的魏碑妩媚流畅,康有为称之为“北碑罪人”。 张裕钊 比较精工,在清朝晚期影响很大,也影响到日本。 一、楷书概述 (三)楷书地位 正体:规范、工整、实用 技法:综合、完备 审美:雅俗共赏、法意互参 一、楷书概述 (四)学习门径 唐楷奠基 魏碑求变 小楷得趣 兼通行草 二、楷书技法 (一)基本笔法 用笔环节: 1.起笔 2.行笔——中锋与调锋 3.收笔 二、楷书技法 基本点画 点(方向力度)、提、横(长短提按)、竖(悬针垂露长短位置斜直)、撇(长短曲直)、捺(曲直方向)、折(含蓄有力)、钩(方向力度) 二、楷书技法 (二)字法原理 平稳匀称 重心(力量结合处)、中心(中宫点)、对称 空间均衡 比例匀称 字形展促 笔势连贯 字内点画呼应贯通。 偏旁的避让穿插 变化统一 用笔变化;偏旁变化; 随形结字 笔调风格的和谐统一。 第五讲 行书基础 一、行书的名称和起源 1.行书的名称 行书——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的结构、点画近于楷书,而使转、风神又有草书的某些长处。它书写起来比楷书方便快捷,灵活多变,识读起来又比草书清晰易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为什么叫做行书?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①唐张怀瓘《书断》云:“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流行”即“流动”)他还说“夫行书,非真非草” ②宋苏东坡云“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从书写的速度与体格的形貌作喻。 清刘熙载云:“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行书带给我们的创造空间比任何书体都大。 2.行书的起源 普遍认为行书出现于东汉晚期,相传为桓、灵(147——189年)时期的刘德升所创造。 清阮元《南北书派论》谓:“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 我们认为:行书绝非刘德升一人所创,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从文献资料来看,刘德升或许在行书的系统整理、普及推广中贡献较大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行书的特征 1.多变性 2.连贯性 3.省略性 4.包容性 行书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当代,都堪称最得风流的一种书体。 三、行书的用笔特点 1.多露锋,少藏锋 2.点画之间每以牵丝相连。 3.兼用方笔和圆笔。 方、圆笔,可以体现在点画的起止处,但更多地体现在笔画的转折处。 4.点画形态变化多样。 同一点画通过不同的用笔方法与技巧造就出各种不同的形象体态。 不同点画之间可以部分替换。 5.书写速度有疾有徐。 四、行书基本笔画的变化 行书的点画是在楷书点画的基础上变化衍生出来的,这种变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增加动势,变化形态。根据“形”与“势”的需要,如长短、粗细、方圆、曲直…… 二是“加减乘除”,在楷书的基础上“添油加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想象与真实:网络玄幻小说《诡秘之主》的空间叙事研究.pdf VIP
-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pdf VIP
- 2024~2025学年10月山东青岛城阳区青岛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详解版).pdf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国庆双节小区物业安全温馨提示.doc VIP
- 《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docx VIP
- 长春易加科技-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pdf VIP
- 23CJ87-1 采光、通风、消防排烟天窗(一)参考图集.docx VIP
- 车辆GPS动态监控管理制度完整.doc VIP
- 2-2《TIPS操作手册(公共代码管理子系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