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的法治思想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晋的法治思想文化

三晋的法治思想文化   三晋文化历史悠久、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历经了数千年的光辉灿烂。从叔虞封唐时的“河汾之东,方百里”的蕞尔小国,发展成一个虎踞北方的泱泱大国,不可谓不强大,不可谓不令人震撼!支撑其发展壮大的不仅有十分坚实的经济基础、相对稳定的政治基础,还包括先进的思想文化,而法治思想文化的进步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那么,为什么三晋能成为我国先秦时期法治思想文化的先驱者、成文法的故乡、法制文化的摇篮呢?接下来,笔者将从四个方面一一分析。   一、宗法分封制的削弱   宗法分封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国君的地位必须由嫡长子继承,而嫡长子之外的其他诸子不能继承君位。   西周晚期,奴隶社会逐渐趋于衰落。到了春秋时期,我国历史进入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的历史时期。社会处于激烈的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之中,呈现出礼崩乐坏、周天子衰落、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这在晋国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晋国早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两件重要的政治事件对晋国影响极大。晋穆侯有两个儿子,太子仇和次子成师。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本来按照礼制,该由他的嫡长子仇继位,没想到晋穆侯的弟弟殇叔先下手为强,篡位当上了国君。这样,嫡长子继承制第一次被打破了。四年后,实力强大的太子仇又成功地袭杀了殇叔,夺回了本应属于他的一切,成为了晋文侯。晋文侯去世后,他的儿子姬伯继位,史称晋昭侯。晋昭侯的性格和父亲晋文侯截然不同。晋文侯在位三十五年,文武兼备,上可勤王以安定周王室,下可安邦定国。与晋文侯比起来,晋昭侯显得有些软弱。晋昭侯继位后不久,就把自己的叔叔成师封在了曲沃。成师治理有方,渐渐地,实力也就大大超过了晋昭侯。至此,晋国内部混乱六十七年的祸根就此埋下。终于,到公元前679年,以成师为代表的小宗终于彻底地战胜了太子仇为代表的大宗。此次内乱结束后,嫡长子继承制这一传统的宗法制度在晋国受到严重打击。   然而,事前并没有结束。公元前677年,晋武公死后,他的儿子晋献公继位。在接受曲沃代晋的教训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巩固统治地位,晋献公数次诛杀晋公子,从而形成了晋国历史上所特有的“晋无公族”的政治传统。   在晋国发展的早期,同样还有一件政治事件与晋献公有关。当时,晋国与一个少数民族骊戎发生冲突,骊戎首领出于政治目的,把自己的两个女儿进献给了晋献公。其中,骊姬为晋献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奚齐。晋献公对骊姬宠爱有加,封了骊姬为夫人,并且废掉了原来的太子申生,改立奚齐为太子。最后,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夷吾出逃。晋献公死后,夷吾当上了晋国国君,这就是晋惠公。与此同时,在外流亡十九年的重耳韬光养晦,实力逐渐强盛,终于在秦国的帮助下,成功返回晋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   二、异姓卿大夫势力的崛起   事实上,晋文公之所以能再次成功返回晋国,并且称霸中原,依靠的正是一大批异姓卿大夫的大力支持。不同于依靠血缘关系取得政治地位的公室旧贵族,他们是凭借军功被封爵赐位。晋文公在位时曾大刀阔斧地进行过一些政治改革,以克服宗族对军权的威胁。然而,随着异姓卿大夫势力的日趋强盛,对公室造成的政治威胁也就原来越明显,远远超出了晋文公的想象。尤其是在晋景公继位时,因为担心赵氏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过分膨胀,晋景公就下令诛杀了赵氏一族。从此以后,晋国公室与异姓卿大夫的政治矛盾公开化。   自晋景公之后,异姓卿大夫的势力一发不可收拾,随着他们的发展,到晋昭公和晋顷公的时代,晋国的政治格局彻底被韩、赵、魏、范、中行、智六大相对稳定的家族左右了。   三、法治思想是晋国文化史上的传统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其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日渐崩溃,旧的制度在晋国被破坏得最早、最多。与此同时,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共同约束社会成员,于是法治思想便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尚法的思想便代替了宗法制的周礼,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条传统,其尚法的思想传统主要体现在不断颁布的法典之中。目前人们知道的,在成文法公布之前的晋国法典共有五部:   公元前513年,“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宾,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这无疑是晋国的第一部法典。   骊姬乱政结束后,晋国国内持续了二十余年的混乱,国家的整体发展情况也大不如前。所以,晋文公重耳回国后,急需制定一部法典来改变国家的现状。于是,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于是乎大?L于被庐,以示之礼,制执秩之法,以正其官”。可以说,这是晋国历史上的第二部法典。   第三部法典是在公元前621年,赵盾作“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旧?矗?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的“赵宣子之法”。大意是:制定章程条例,制定刑罚律令,清理诉讼积案,督查追捕逃奴,财务的出入皆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