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多组分精馏:
1.组分数C2
2.求解数目较多方程 ——变量分析
3.塔内分布复杂——过程分析
4.计算
简捷法:Fenske-Undewood-Gilliland法
共沸精馏图解法
萃取精馏简化法
吸收因子法
逆流萃取集团法
逐板法:严格计算(非本章内容);3.1.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关健组分;(1)关键组分的概念
关键组分的选则是根据塔顶和塔底产品工艺要求的组成来选择的,通常选择挥发度相邻的两个组分。
例如,石油裂解气的组成如下。深冷分离工艺要求塔顶回收乙烷97%,塔底回收丙烯99%。
组分挥发度的大小为:甲烷乙烯乙烷丙烯丙烷。因此,选择轻关键组分为乙烷,重关键组分为丙烯,这样就能保证轻组分基本都在塔顶,重组分基本都在塔底。; i、j为在精馏中起关键作用的组分,称关键组分。
i:挥发度大的组分,称轻关
键组分,表示:LK,下标:l
j:挥发度小的组分,称重关
键组分,表示:HK,下标:h;精馏塔的任务:
LK尽量多的进入塔顶馏出液;
HK尽量多的进入塔釜釜液。
;对于精馏中的非关键组分:
设 为非关键组分i对HK的相对挥发度。;二、相平衡常数和分离因子
定义:;2. 关键组分的特点
◆LK和HK形成分离界线,且 越小,
分离越难。
◆
◆精馏中: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
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
◆只有无LNK,且 较大,塔顶可采出纯LK;
只有无HNK,且 较大,塔釜可采出纯HK。
;3.1.2 最小回流比;多元精馏:
定义:顶釜同时出现的组分——分配组分
只在顶或釜出现的组分——非分配组分
一般:LK、HK和中间关键组分为分配组分;
非关键组分可以是分配组分,也可以是非分配组分。;只有HNK为非分配组分;2. 的计算;Underwood公式:;,最后取平均值。;编号;返回;3.1.3 最少理论板数和组分分配;采用Fenske方程求最少理论板数,推导如下:;设塔顶采用全凝器(板序由上向下):;以次类推:;Fenske方程的各种形式:;Fenske方程说明:;2. 非关键组分分配;例3-2 设计一个脱乙烷塔。从含有6个轻烃的混合物中回收
乙烷,进料组成、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和对产物的分离要
求见设计条件表。试求所需最少理论塔板数及在全回流条件
下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解: ,清晰分割法物料衡算
取100摩尔进料为基准。;列方程;;3. 核实清晰分割的合理性;核算式;不成立,须调整;例3-3 苯(B)-甲苯(T)-二甲苯(X)-异丙苯
(C)的混合物送入精馏塔分离,进料组成(摩尔
分数)为:zB=0.2,zT=0.3, zX=0.1, zC=0.4。相对
挥发度数据:αB=2.25,αT=1.00,αX=0.33,αC=
0.21。分离要求:馏出液中异丙苯不大于0.15%;釜
液中甲苯不大于0.3%(摩尔)。计算最少理论板和
全回流下的物料分配。;已知:1、
2、分离要求;49.071;49.071;2. 由初算结果核算;49.554;4. 再次核算;3.1.4 实际回流比、理论板数、进料位置;图3-1 吉利兰图;用Gilliand图简便、但不准确,回归的经验式为:;三、适宜进料位置的确定;例3-4 试计算例3-2的塔板数和进料位置。
操作条件:
冷凝器压力 2.736MPa (绝压) 进料状态 泡点液体
塔顶板压力 2.736MPa (绝压) 回流状态 泡点液体
每板压力降 0.693KPa 平均板效率 75%
已知:由例3-1 求出Rm=1.306
由例3-2求出Nm=6.805;解:1、求R R=1.25Rm=1.634;3、确定进料位置;;简捷计算法步骤:
1. 由工艺要求选LK,HK,物料分配得出;
在 和 的溶液中加入一个新组分S,使它对原溶液中各组分产生不同作用,从而改变原溶液组分之间相对挥发度,使系统变的易于分离。
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