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始发与温度的关系.docVIP

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始发与温度的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始发与温度的关系

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始发与温度的关系   摘要:通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与出蛰活动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越冬代成虫主要集中在树干基部翘皮内,次年2月份越冬虫数明显低于12月份越冬虫数,当次年连续数日最低气温都在10 以上时,越冬代成虫才能转移到悬铃木下层叶片。成虫通过24 h低温处理, -6 、-7 、-8 、-9 、-10 下其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1.11%、34.44%、51.11%、78.89%、100.00%。   关键词: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温度;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Q968.1;S4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16-3290-04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Wintering and Reviving of Corythucha ciliata,   and Temperature      XIA Wen-sheng1,LIU Chao1,HU Ze-long2,DONG Li-kun1,OU Ke-fang1         Abstract: Analyses on the wintering and reviving of Corythucha ciliata showed that overwintering adult mainly gathered in the bark at the base of the trunk. The number of overwintering adult in February of the following year was lower than that in December the same year. Overwintering adult moved to the foot of leaves when the lowest temperature was above 10 for several days in the next year. After treated by the low temperature for 24 h, the mortality rate for the adult at -6,-7,   -8,-9, and -10 were 21.11%, 34.44%, 1.11%, 8.89%, and 100.00% respectively.   Key words: Corythucha ciliata; wintering; temperature; mortality rate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2002年在我国最先发现于湖北省武汉市,2006年鉴定其种名[1,2],国家林业局随即将其增列入我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该虫在湖北、浙江、江苏、四川、湖南、河南、贵州、上海和重庆等省皆有发生[3-5],危害我国城市行道树之王――悬铃木。浙江省和四川省对该虫进行了风险分析,并评定为中度危险有害生物[6,7]。尽管该虫的成虫飞行能力不强,但国内较多文献证实该虫的传播速度较快,现已扩散蔓延到整个长江流域,其主要原因是该虫隐蔽性好、耐寒性强、繁殖系数高,有利于人为远距离传播、大地域范围发生及在入侵地频繁暴发。从武汉市多年来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情况来看,每年的冬季气温与该虫发生有密切关系,据刘亚军等[8]测定的湖北荆州种群和河南郑州种群的5日龄成虫的结冰点和过冷却点可达-18 、-21 ,美国学者Halbert等[9]也记述了该虫可以抵御-23.3 的低温。所以,开展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控有必要了解温度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与发生的影响,以做好早期防治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室外越冬调查   调查地点:武汉市中山大道、东湖路、徐东路3条路段;调查时间:2008年12月10日和2009年2月5日;调查方法:每条路段随机选取4株悬铃木,将树体主干分成两段调查,下部为树干距基部1.5 m以下,上部为树干的1.5~2.0 m,调查树体的高度与胸围,记录每棵树上部和下部越冬成虫的数量,计算越冬成虫的虫口下降率。   1.2室内低温适应能力测试   采集悬铃木方翅网蝽第二代高龄若虫,用悬铃木嫩叶饲养,待若虫羽化为成虫后,挑取健康虫体放入SPX-150C恒温恒湿培养箱,处理24 h后取出,并让虫体在室温下恢复2 h,检查虫体的死亡数。试验设定0 、-5 、-6 、-7 、-8 、-9 、-10 7个温度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的供试虫数为30头。   1.3始发与温度的关系   2009年4月和2010年4月,选取东湖路的悬铃木进行定点调查,东湖路双排悬铃木,一排临靠东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