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青天是我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挂在青天是我心

挂在青天是我心   《诗纬》云:“诗者,天地之心。”此言不虚。中华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中国人看来,大自然充满生香活意,大化流行,处处宣畅一种蓬勃的生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并非仅仅是物质集聚的场所,而是生命繁衍的息壤,道德充盈的园地,诗意盎然的境界。王国维对此颇多精辟论述, 清人蔡宗茂在《拜石山房词抄?序》里也有一段对意境的三个层次的形象化阐释。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这位先生就是著名编辑出版家、艺术活动家、书法家沈鹏。年高耄耋的沈老数十年来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怀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艰辛探索,以卓越的成就而高视上京,鹰扬天下。沈老在三馀之时,将心血吟成1000余首诗篇,或素淡,或雄浑,或幽邃,或高华,无不轮扁运斤,境生象外,这无疑为当代诗坛的重要收获,他的创作为继承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指明了方向。   一、平淡天真   沈老的创作,始于不惑之年,自古稀至耄耋为创作之高峰期。高洁之人格,清雅之意绪,渊深之学养,外化为艺术,自然臻至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之境界。花之淡者其香清,友之淡者其情厚,意境中的淡远决不是肤浅浮泛,而是淡而弥永,渊然而深。读沈老的部分优秀作品,往往能把读者带入澄深精致、无言独化的艺术意境之中,尤其是晚近以来的创作,多用白描,用赋法,其旨远,其辞微,清淡雅洁,委婉幽深,映射着诗人一颗晶莹灵澈的道心。“推窗漠漠隐平湖,夹岸桃花有若无。苔湿方知昨夜雨,频年难得听鹧鸪。”平湖漠漠,桃花夹岸,夜雨初霁,鹧鸪鸣叫,呈现于读者眼前的是一幅超旷淡远、声色俱清的山水图卷,主客交融,物我为一,而诗人身世之感,乡国之思,交织一片。“血缘两岸浓于水,铁骨毛锥铸墨魂。相问君家何处住?厦门咫尺是金门。”先生为书坛领军人物,长期致力于我国艺术事业之发展繁荣,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此诗的形式一问一答,无疑化用王维、贾岛的诗意而来,而同胞之间的依依深情,对民族艺术的无比珍爱,对统一大业的殷切期盼,一切均在不言中,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天真者,自然也,清新也,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歌德说:“艺术无非是自然之光。”①这均是天真之境的最好注释。艺术家若能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中求真,而艺品往往呈现出潇洒空灵的美学特征。沈老的美学理想多以天真自然为指归,他说:“浮华散尽真淳现,剪醉西风未落花。”这无疑化用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论陶潜明之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及诗歌,他说:“大师诗偈水云襟,一语天然适我心。”诗尚天然的美学思想无疑源自老庄。老子强调道法自法,庄子提出“和以天倪”之说,“天倪”者,自然也。道法自然,归真反朴,发为艺术,可以让读者品赏符合事物本性之真味、正味。艺术不可为伪,真味、正味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深层审美特质。当然,艺术邻近自然甚为艰难,穷尽诗家毕生之心力亦难臻于极致。自然并非粗率,艺术非雕之美,大朴不雕,不雕之雕,方入天然之境。读沈老的诗,时见铅华落尽、孤迥独存之句。试读《海鸥》一诗:“拂浪轻身过,冲霄昂首飞。晴光耀白羽,疾雨浴蓑衣。海阔鱼任跃,天高鹰与齐。昊天无织网,何事恋林羁?”这是诗人描写在温哥华维多利亚海港所见,语言雅洁清丽,意境雄阔清空,这里的海鸥意象应为诗人壮岁豪情的记忆,又可能是表达对年青一代在充满自由空间应尽舒鹏翼的殷切期望。“惠风催嫩绿,微雨发新篁”,和煦的东风催绿了万山佳木,泠然的微雨滋沐着万竿修篁,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境界,初读以为仅仅是兰亭四围景色的绘神描写,而仔细玩味,难道不是描写书坛国手们灵气畅流的书境么?难道不是描写兰蕙争妍、英才辈出的景象么?难道不是表达对艺术春天来临的热切期盼么?空灵的意象能唤起读者丰美的想象和联想。   二、雄浑瑰奇   沈老的诗作时入海波涌沸、鞭云勒风的雄浑境界之中。沈老胸襟广阔,学养渊博,而健康状况欠佳,他何以能神往豪荡之境呢?大致是因其美学理想趋向崇高、又善于养气的缘故。沈老的草书或如?鹏击水,洪涛怒翻,或如杨柳迎风,春花映日,均为这种清气、浩气、逸气的艺术表达。书法抒情的强烈性、直观性胜于诗,诗歌抒情的浓郁性、持续性胜于书法。沈老极富才情,亦富理性,其浩气豪情多发于书,亦发于诗歌,其诗歌创作,虽多杏花春雨,而更神往塞马秋风。 “水天浩淼开宫阙,日月沉浮孕夏秋”,“大江容蜀水,北固卧吴烟”,鸟瞰取景,雄阔伟丽,块视寰宇,浩气四溢,读这样的诗章油然想起魏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诗意。“五湖交汇,美加连壤,波涛诡谲奔腾,绝壁悬崖,神工劈削,横陈百里银屏。”波涛如怒,群山如赴,磅礴气势,震人心魄。诗人所追蹑的雄浑之美,更体现在人格之伟大崇高,他对民族英烈张自忠将军的丰功伟绩热情讴歌:“一战临沂捷,板垣神话捐;再战随枣役,率师凯歌还;三战敌胆丧,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