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弹丸之地”如何消纳每天2.1万吨垃圾.docVIP

新加坡-“弹丸之地”如何消纳每天2.1万吨垃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加坡-“弹丸之地”如何消纳每天2.1万吨垃圾

新加坡:“弹丸之地”如何消纳每天2.1万吨垃圾   走在新加坡街头,你不得不感慨?@个“花园城市”的名副其实。各类绿化随处可见,即便你努力寻找也可能找不到一片垃圾。在这背后,新加坡贡献给世人一个骄人的成绩:新加坡每天产生垃圾约21000吨,其中仅有3%的不可回收、不可焚烧的垃圾被直接填埋处理。而即便是焚烧处理的生活垃圾,也会利用其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   位于新加坡西部的大士南垃圾焚化厂,从外观看,除了高耸的烟囱,这座位于工业园内的焚化厂与普通工厂无异。当天天气晴好,烟囱口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烟雾排放,焚化厂内也几乎闻不到异味。新加坡大士南垃圾焚化厂高级经理黄华荣笑称:“我们的焚化厂其实比一般工厂还干净。”   当然对于一间垃圾焚烧厂来说,仅仅做好这些“表面功夫”还不够。从合理的规划、先进的技术,到高标的排放、严格的监管,再到信息的公开、公众的教育等,黄华荣说:“这些从技术上看并不复杂,但难的是始终如一地贯彻,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及对细节的注重。”   新加坡处理垃圾的核心经验,恐怕就在于此。   焚烧的必然性选择   新加坡国土面积约710平方公里,尚不足广州面积的1/10大,人口却有531万,人口密度是广州的4倍多。而根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新加坡每天产生垃圾约21000吨,对于这个“弹丸之地”来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填埋,那我们新加坡很快就没地了”,黄华荣说。   1979年,新加坡第一家垃圾焚化厂―乌鲁班丹垃圾焚化厂正式投入使用。乌鲁班丹垃圾焚化厂日焚化垃圾1200吨,在运作期间,由于当时的垃圾运输车密封性不好,偶尔会有臭味散出,也会遭到投诉。不过每有投诉,环境局就会马上派人处理,再加上新加坡人知晓国情,因此总体舆论还是对垃圾焚烧表示支持。   此后随着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几乎每七八年,新加坡就会投入重金建设一座焚化厂,垃圾处理技术也不断得到完善。   “焚化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使垃圾体积大幅减小”,黄华荣解释,目前新加坡每天产生的垃圾中,约61%进行再循环利用;而约3%即550吨垃圾既不可回收,也无法焚烧,因而只能直接填埋;而剩余的约36%即7700吨垃圾全部通过焚烧处理,而焚烧后的余烬垃圾仅约1800吨。也就是说,虽然新加坡每天产生的垃圾多达21000吨,但最终填埋的量仅约2300吨,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   焚烧中的“三废”处理   从外观察位于新加坡西部工业园内的大士南垃圾焚化厂,还有与它一墙之隔的吉宝西格斯大士垃圾焚化厂,几乎与工业园中的其他工厂无异,唯有高高耸立的烟囱在证明着它的身份。   当走进大士南垃圾焚化厂的垃圾抓斗操作室,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抓取垃圾投入焚烧炉内。这位工人已在大士南垃圾焚化厂服务多年,动作娴熟。他介绍,抓斗一次抓取近8吨垃圾,投入焚化炉入口后,再一点点推进焚化炉内,“这样可以防止一次性投入垃圾太多,积压在一起燃烧不充分”。   黄华荣介绍了焚化炉运作的过程:先是点火,使炉内温度升高到800摄氏度,然后再投入垃圾,这时候垃圾本身燃烧也会产生热量。   生活垃圾往往含水量较大,不要小看了它的用途。垃圾槽中渗漏出来的废水会在槽内喷洒以除尘;焚烧中产生的水蒸气则会通过蒸汽涡轮发电机进行发电。黄华荣介绍,大士南垃圾焚化厂每天可以发电1600兆瓦,其中20%自用,80%可以输入电网,而最后剩下的废水则会经过初步处理后送污水处理厂。   焚烧产生的废气则经过三个步骤处理:一是通过高压静电除尘器过滤掉约90%的粉尘;二是注射熟石灰粉来处理氯化氢和二氧化硫;三是在过滤袋上使用催化剂分解二?f英。最终使得排放的气体中,二?f英少于0.1纳克/立方米,粉尘少于5微克/立方米。   此外,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渣,也会利用磁铁分离器吸取其中含有的废铁,最后才送到实马高岸外垃圾埋置场填埋。   黄华荣介绍,大士南垃圾焚化厂一共有6个焚化炉,通常会有5个焚化炉作业,另一个则停工检修,“一般一台焚化炉操作8000小时,就会进行一个月的检修”,“因此自2000年以来,整个焚化厂运作良好,没有出现过重大事故”。   完整的垃圾处理体系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一位官员介绍,首先要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2007年,新加坡政府和工商业界、非政府组织制定了《新加坡产品包装协定》,旨在设计、使用更小的包装和使用可再循环材料作为包装。   实际上,大士南垃圾焚化厂的这些技术并不稀奇,在国内的垃圾焚烧厂中也已基本实现。但难得的是,新加坡有一套完整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除了在源头上减少垃圾,新加坡也很重视可回收垃圾的再循环利用。新加坡国家环境局上述官员介绍,在《新加坡产品包装协定》发布后,2007―2012年,新加坡共减少了大约1万吨包装材料,并节省了大约2200万元新币。目前新加坡的工业和商业垃圾中,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