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彰显智慧--评课.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致彰显智慧--评课

细致彰显智慧 ——评彭艳老师《“鸡兔”同笼》一课 鸡兔同笼问题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的一本数学书《孙子算经》中,原题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该书给出了一种典型的解法,即:兔数=腿数÷2—头数(94÷2—35=12),鸡数=头数—兔数(35—12=23)。鸡兔同笼问题,二、三年级的学生奥数学过,五、六年级的学生也学过,到了初中还要再学,我不禁在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们都争相去学,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数学思想呢?10月18日,有幸听了彭艳老师对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组织和区进校袁直老师对本课的点评,不仅让我对鸡兔同笼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思索,更让我对彭艳老师细致的课堂中所彰显的教学智慧赞叹不已。 一、细致的课堂关注每位孩子的成长 鸡兔同笼问题既然作为奥数的内容,那它的思维含量必然很高,然而鸡兔同笼问题又作为五年级的教学内容,势必让每个孩子对这类问题都应有各自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掌握,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最优化的方式。从彭老师的课堂上可以看出,老师关注了每个孩子的成长和体验。从列表的枚举法,到跳跃的尝试法、折中法,再到假设的算术法,不仅从思维上层层递进,更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起点和成长体验。 二、细致的课堂关注数学思想的传承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中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有绘图的数形结合思想、有算术计算的假设思想,有方程代数的数学建模思想等等。然而,一节课把所有的思想内涵都包容进去,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关注度,必定导致课堂内容学习的拥堵和孩子们学习的不知所措。彭老师选取了适合孩子们认知的方式的,以列表的一一对应思想和算术解决的假设模型为本课数学思想的重点渗透,让孩子们从两个层次,深入探讨学习内容,并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正如袁直老师所说的,学生能够提出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已经达到了,因为他已经充分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形成了假设的数学思想。 三、细致的课堂彰显教师智慧的设计 教学的组织展开,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可操作的,具备良好互动的课堂学习的开展,更是教师智慧的设计体现。课前,彭老师以送给学生一幅不完美的画引入,让学生观察鸡和兔子的腿各有什么特征,再从补充鸡兔的腿中让学生观察鸡的只数与腿数、兔子的只数与腿数之间各有什么关系,自然引出课题,可谓趣趣横生,水到渠成;正式上课了,先以“一只鸡一只兔同笼会出现什么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会有两个头六只脚”,以及“一只鸡两只脚,一只兔四只脚”的前提下,再大胆猜测“又溜进一只动物,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其中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不确定性,学生的思维开阔却又不失清晰。接下来的教学当中,教师从小数目开始,从小数目的研究中建立模型,从而以模型解决较复杂的大数目的解决;从鸡兔同笼的原型中引申到生活实际中的鸡兔同笼变式,让学生学一道而通百道,同时体会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思想的生活应用价值……可见,如此细致的课堂设计,体现了彭老师的教学智慧和理念。 四、细致的课堂彰显教师睿智的评价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天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知道:正面的强化作用,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思维都有积极的作用,彭老师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评价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回答精彩时,彭老师及时有效的正面评价;学生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够具体时,老师不仅不责骂,还非常友好的提醒先想一想或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再交流……点滴的心语交流,让孩子们没有负担的学习,同时发展性的评价,更促使孩子们高度关注学习的内容,做到了良性的情绪循环,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展开。 五、细致的课堂体现师生融洽的交流 课堂是师生双边的交换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活动。平时上课,自己与孩子们交流不耐烦的时候,很是专制的强调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和思维的发展,从黄老师的课堂上可以看出,师生交流是非常融洽的。从课前谈话,到鸡兔同笼原型的展开,再到生活实例的引申,师生交流都是在无负担的、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在无形中,孩子们放开了思绪,生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让人回味的结论和问题。彭老师细致而耐心的与学生交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和体验,正是如此,融洽的课堂就自然形成了。 以上是本人对本节课的一点肤浅感受,观一斑而窥百,从一次的研讨课可以看出老师平时教学的功底和教学的思想理念,只有细致的对待每一节课,那我们的学生就能真正得到发展。 细 致 彰 显 智 慧 ——评彭艳老师《“鸡兔”同笼》一课 赵艳妮 评课 2008年10月22日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