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课件

(6)中药注射剂: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配制等步骤制成的灭菌制剂。中药注射剂的效迅速,适用于昏迷、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 按分散系统不同,中药注射剂可分为: 溶液型注射剂:吸收快。如由安宫牛黄丸改制的清开灵注射液可用于高热昏迷、抽搐,奏效快,疗效高。 混悬型注射液: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如治疗肝癌的喜树碱静脉注射液。 乳浊型注射液:多用于定向给药。治疗肿瘤淋巴转移的鸦胆子静脉注射液。 中药粉针剂:制成水浴液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粉针剂。如用于上呼吸道清热解毒的双黄连粉针剂。 4.气体剂型 (1)气雾剂:系指将中药材的提取挥发油或提取物溶于适宜溶媒与抛射剂中封装在带有阀门的耐压容器中的一种液体制剂。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药物定量或不定量地喷射出来。 按医疗用途,气雾剂可分为; 呼吸道吸入气雾剂:不但能迅速起局部作用,而且能通过肺部吸收迅速起全身作用。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气管炎的艾叶油气雾剂、芸香草油气雾剂。 皮肤和粘膜用气雾剂:主要起保护皮肤、创面的作用。如用于治疗烧烫伤的588烧伤气雾剂。 二、剂型与药物吸收的关系 一般来说,不同给药途径吸收速度的高低,可按以下顺序排列:静脉>吸入>肌肉>皮下>直肠或舌下>口服>皮肤,但就某些药物而言,舌下或直肠给药时,吸收速度仅次于静脉注射和吸入法给药。由于受不同生产厂家工艺水平、赋形剂的种类以及生理因素等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吸收速率。 口服药物的吸收速度由快到慢一般按下列次序排列: 溶液型>混悬型>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包衣片。 一般丸剂中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列顺序是:滴丸>浓缩丸>水丸>蜜丸>糊丸>蜡丸。 第二节 中成药的用法和用量 中成药品种繁多,剂型复杂,有的是内服,有的是外用,就是在用药用量方面,也往往有所不同。但用法用量又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如能正确应用,可以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否则,用之不当,不仅减弱药物的疗效,有时会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对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也应加以注意。 一、用法 中成药的用法,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根据医疗要求不同,各有很多用法。 1、内服药 一般内服的中成药,多是每天服两次(早晨服一次,晚上睡前服一次),宜在空腹时间服用。但这不是绝对的,特殊疾病要根据病情而定。如补养药宜在饭前空腹用;对胃肠有刺激或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的宜在饭后服;驱虫药最好在清晨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对于呕吐病人应采取少量多次服用;调经药宜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对于急性病变,须遵医嘱,按药物作用特点来决定用法。 在服用方面,通常应用温开水送下。也有由于病情需要,配伍适当引药,以便促进疗效。如袪风活络的再造丹、活血化淤的七厘散等,宜用温黄酒送下,取其温通经络或活血行瘀作用;如温中散寒的附子理中丸、和中解表的藿香正气丸等,宜用生姜煎汤送下,取其温散里寒或发散表寒和安胃止呕的作用;如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固肾涩精的锁阳固精丸等,宜用淡盐汤送下,取其引药入肾的作用;如清热导滞的至宝锭,宜用焦三仙煎汤送下,取其促进消导的作用;如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保元煎、妙灵丹等,宜用钩藤、薄荷煎汤送下,取其增强解表退热的作用等等。 此外,患者如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等危急证候,不能正常服药时,可将中成药用温开水调成稀糊状,采取鼻饲法服用,不可随便撬牙灌服,以免损伤牙齿。 2、外服药 一般外用的中成药(除个别几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外),均不准内服。特别是处方中含有毒性药物的。如龟板散、银粉散、如意金黄散、提毒散等,绝对不能入口。切切注意,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外用中成药品种很多,用法也不完全一样,如珍珠散、生肌散等,系将药粉直接撒于创面上;如蟾蜍锭、紫金锭等是用醋研磨成糊状外敷患处;如七厘散、五虎丹等,是用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如烫火药、黄水疮药等,是用香油调敷患处;如如意金黄散等,是用醋调敷患处;如武力拔寒散,是用鸡蛋清(适当加温水)调成糊状,摊于纸上,根据病情,贴于适当部位等等。此外,还有油膏、膏药等,均需根据局部病变,适当应用。 二、用量 一般中成药都必须按照规定量服用,如果用量过小,效力不足,就不能达到治疗效果,甚至贻误病情;相反,如用量过大,药力太猛,可致使克伐人体正气。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按照常规量服用,不宜变动。对于药性猛烈的,尤其是含有毒性药物的中成药,用量更应慎重,不可忽视。如治疗风湿病的疏风定痛丸、治疗跌打损伤的三黄宝蜡丸、治疗疮痈肿毒的蟾酥丸等等,均含有毒性药物。再如破气导滞的开胸顺气丸,破血化瘀的大黄蛰虫丸、攻逐水饮的舟车丸、泻下通便的九制大黄丸等等,均属猛烈药物。对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