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纲辨证PPT课件
八纲辨证;教学
大纲;八纲辨证 概述;2、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3、关系:
辨证——是确定治则和治法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实施者,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依据。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诊断应有的、特殊的内容,是治疗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
;二、证、病、症的区别
1、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
阶段本质的反映。提示病因、病位、
病性、病势,为论治提供依据。
如:肺炎的热邪壅肺、肺阴虚证
2、病:是病因作用于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
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等演变过程。
是对疾病整个病理过程的概括。
如:黄疸、乳痈、伤食、中暑等;3、症:
症即症状,包括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
是疾病证候本质的外在表现。
自觉症状——是指病人自我感到的异常变化
如:头痛、胸闷、心悸、恶心、腹胀、耳鸣
他觉症状——医者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特征
如:面红目赤、下肢浮肿、舌苔黄、脉数
;三、辨证的方法
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 总纲:八纲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应用:脏腑辨证:内科杂病,其它各种辨证的基础。
(各种辨证方法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四、八纲
即 阴、阳、
表、里、
寒、热、
虚、实。
八类证候
; 八纲辨证:对四诊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和类别等情况的辨证方法。
八种方法,四对纲领。即:
表里辨证(病位、病势)
寒热辨证(病性)
虚实辨证(邪正力量对比)
阴阳辨证(病证类别,前三者的综合);五、八纲辨证的意义
是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疾病的临床表现尽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但不外乎八纲辨证的八类证候。
运用八纲辨证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是辨证的准绳。
;八纲辨证 概述;八纲辨证 概述; 3、明代
正式提出八纲辨证的概念和内容,仍未确定八纲的名称。
(1)陶书庵《伤寒六书·伤寒家秘的本》有“审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真切”的提法。
(2)王执中《伤寒正脉》有“治病八字,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
(3)张三锡《医学大要》“仅得古人治病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曰热、曰虚、曰实。”
(4)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提出二纲六辨。并以二纲统六变:“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 ; 4、清末祝味菊正式提出八纲辨证的名称。
在其《伤寒质疑》一书写道:
“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归纳于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
;八纲辨证 概述;八纲基本证候 表里辨证;表里辨证的适应症:
适用于外感病,尤适于伤寒、温病初期。
表里辨证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一是辨轻重,表证浅而轻,里证深而重;
二是辨进退,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 2、表证的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外来邪气。
总病机:外邪袭表,邪正相争。
外邪侵袭,正气抗邪,正邪相争—发热
卫气受遏,不能温煦肌肤——恶寒
邪气在表,未伤及于里——舌苔薄白
正气抗邪,脉鼓动于外——脉浮
;3、辨证要点:
新病、恶寒发热并见,脏腑症状不明显。
4、辨证注意:
(1)病因:必须外感邪气。
(2)寒热:寒热并见。
(3)病位:表证大多病位表浅,但病位表浅者不一定为表证,如某些疮疡、皮肤疾病。
(4)脉象:表证大多脉浮,有表证脉不浮者,或脉浮不一定主表。;5、表证的治疗:表证的治疗原则是解表法。
(即八法中的汗法)
风寒表证——疏风散寒——麻黄汤
风热表证——疏风清热——桑菊饮
表虚表证——调和营卫——桂枝汤
益气解表——玉屏风散
;取微汗 避风寒 慎饮食;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舌苔厚腻边齿痕;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表里同病
表证未解,邪已入里;同时侵犯表里;旧病未愈,复感外邪。
2、表里转化
由表入里;由里出表——正邪相争
3、半表半里:病邪既不在表,又非完全入里,介于 表里之间的证候。;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 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