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阳明病下法应用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阳明病下法应用PPT课件

第五讲 阳明病下法的应用 阳明病实证 (一)承气汤证 1、调胃承气汤证 2、小承气汤证 3、大承气汤证 (二)麻子仁丸证 (三)外导法证 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 【原文】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49)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07) ●本证来路:“发汗”、“吐后”、“不吐不下”。 ●三条原文各有所重: 248条举“蒸蒸发热”, 249条举“腹胀满”、207条举“心烦”,谓之“实烦”。 248条举出“蒸蒸发热”有提纲挈领之效果。 ●“蒸蒸发热”,是形容内热较甚,向外蒸腾,即热聚于内,气蒸于外,为阳明实证特征之一。内热如此炽盛,则不恶寒,反恶热乃必然之势。同时,燥热势必迫津外泄而“濈然汗出”。故仲景仅举“蒸蒸发热”一证便判断其“属胃也” 。 ●再以方测证,本证当有心烦、谵语,腹胀满、不大便等证。否则,仅仅判断“属胃”便用下法是不妥当的,因阳明病就有无形燥热和有形积滞之分。 249条论吐后腹胀满之证治。 (1)外感病妄施吐法,易使邪气从燥而化,成为实证。积滞内聚,腑气不通,故腹胀满。 (2)腹胀满三承气汤证具有,何以独与调胃承气汤?一则原文不言潮热谵语等候,知其不如大承气汤证重;再则以方测证,若仅为腹满而不疼痛拒按,则未必是阳明腑实;若无脉沉实、舌苔黄燥等,则又热象难明。此处方用调胃承气汤者,除腹满外,还应有腹痛拒按,大便不通,脉沉实,舌苔黄燥等。 (3)吐之法不仅能伤津以化燥,亦可耗伤中气而致寒,即致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壅滞,亦可见到腹胀满。但其胀必时急时缓,喜温喜按,不痛或痛势绵绵,时痛时止,脉缓弱,舌苔白润等。对此,切忌攻下,宜温中健脾,行气消滞。 ●若腹满明显,燥热不重者,是小承气汤证;若大实大满而燥热亢极,为大承气汤证。故承气三证只在轻重及见证之孰偏孰重为辨。 207条论阳明病不经误治而形成。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 207条所举心烦之见证,有别于76条栀子豉汤证的“虚烦”,谓之“实烦”。 ●参考: [原文]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6) 调胃承气汤证的病机与治法 病机:胃肠燥热,腑实初结,气滞不甚。 治法:泻热和胃,软结润燥 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本方可泻阳明胃肠之燥热,且能软坚通便而不伤胃气,是下法中的缓剂,主要适用于: ① 阳明燥热初结,或结实不甚者; ②大便燥坚,痞满不甚者; ③腑实重证下后邪热宿垢未尽者; ④实邪内聚而正气受伤者。 ●本方的二种服法:少少温服和温顿服。体现了仲景因证服药的辨证论治思想。 小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213) 【原文】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14) 【原文】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50) 213条学习指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213) ●本条论阳明病便硬谵语的成因与治疗。 ●汗多便硬是其辨证的关键。 213条表解: ●柯韵伯说:“阳明病主津液生病,故阳明病多汗。多汗是胃燥之因,便鞭是谵语之根。” 徐灵胎亦说;“谵语由便鞭,便鞭由胃燥,胃燥由汗出津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 ●最后一句医嘱“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十分重要,因其病情不重,估计一服可通,不可再剂妄伤正气。 214条学习指要: 【原文】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14) ●本条论阳明腑实轻证的证治及试探法。 ●脉滑而疾,是本条辨证的关键。 214条表解: 250条学习指要: 【原文】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50) ●本条论太阳病误治形成阳明腑实轻证的证治。轻从“微烦”之微和“小便数,大便因硬”之数体现出来。 ●微烦,小便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