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沭阳梦溪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 高三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崇尚“静”。儒家从“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 ”;道家从“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 ”;佛家从“空寂”的人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 ”。三家的这种静观态度和政教态度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这就是 。 A.温静 寂静 虚静 温文尔雅 B.虚静 温静 寂静 温柔敦厚 C.寂静 温静 虚静 温文尔雅 D.温静 虚静 寂静 温柔敦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3分)     ( ) 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B.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C.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D.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4.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艺术家欣赏自然,有非常明显的群体特点。? ▲? ,? ▲? 。? ▲? ,? ▲? ,? ▲? ,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句最能代表这种态度。 ?? 觉得彼此尚能默契相安 ?? 中国人对待自然是用乐天知足的态度 ?? 但不甚浓厚 ?? 所以引以为快 ?? 中国人“自然”的观念中虽偶杂有道家的神秘主义 ?? A.??? B.??? C.??? D. 【注】:干椹:晒干的桑葚,可以当食物食用。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沛先挝折其脚?挝:打B.坐与督军争斗? ?坐:因……获罪 C.而逸得去? ?逸:逃跑D.治疾于家,借舍从儿?从:跟随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沛任新郑长时,将积藏的干椹全部献给当时去西面迎接天子但缺粮草的太祖,受到太 祖赏识,等到太祖辅政,便提拔杨沛做长社县县令。 B.杨沛之所以被起用为邺县县令,一是因为杨沛很能干,能够严格依法办事,二是因为太祖想以此报答当年杨沛献干椹救急之举。 C.杨沛负责孟津口渡河之事时,严惩了不按规矩想要回渡的黄门,太祖认为杨沛做得很对,并没有因为黄门受辱而责罚杨沛。 D.杨沛先后在各地做官,他一向不把私人进退之事放在心上,不肯以事求人,退休后家里没有余财,晚年住在瓜牛庐里面,贫病交加,极为潦倒。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会太祖出征在谯,闻邺下颇不奉科禁,乃发教选邺令,(4分) (2)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4分) 9.请简要概括杨沛为官做人的特点。(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野人送朱樱① 杜 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②。 数回细写③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④。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①野人:乡野之民,农夫。②筠笼:竹笼。③细写:轻轻倾倒。④讶许同:惊讶如此相同。 10、分析首联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后人评价本诗“小题大作,托兴深远”,请简要概括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