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5年来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当前的争论与未来的方.ppt

25年来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当前的争论与未来的方.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年来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当前的争论与未来的方

25年来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当前的争论与未来的方向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 郑秉文 2007年10月12日 一、世界社保制度改革25年概览 二、世界社会保障理论发展25年归纳 三、当前《社会保险法》立法进程面临 的五个争议 四、中国社保制度到2020年前处理好十个关 系 五、在未来25年高速增长下,社保模式的一 个可选方案:名义账户制 一、世界社保制度改革25年概览 1,英美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社保改革策源地。20年来,与所有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改革一样,英美依然是社保政策改革的策源地。英国从80年代初开始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私有化取向的体制改革,社保政策改革更是大刀阔斧,采取了“结构改革”的方式,例如,1986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案》对国家收入关联型计划进行了规范并运行至今,1992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捐费和福利法案》是将政府责任向私人部门转移的一个重要法律。美国的最大改革是1996年2001年两次改革。其中,1996年改革基本是成功的,而2001年的改革则处于停顿状态。1996年颁布了《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协调法》(PRWORA),它废除了《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援助》(AFDC),代之以《贫困家庭临时援助》(TANF),取消了联邦政府对各州贫困家庭援助提供无限制的资金支持,严格了贫困家庭的受益期限和资格条件。 2,发达国家改革浪潮前所未有。北欧改革力度较大,瑞典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引入了名义账户制,丹麦在失业和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严格了受益人的资格;在西欧,德国改革幅度较大,强化了积分制,其他国家总体来说采取参数改革的方式,即采取了调整提高收益资格条件、提高缴费水平、降低待遇水平等三个参数的办法,以降低国家财政负担,如荷兰、瑞士等国家均采取参数改革的措施。还有一些欧洲国家改革步伐较小,或基本未进行改革(如西班牙、比利时、奥地利),即使小步伐改革也遭到激烈反对,例如法国改革举步维艰,走一步退两步,为此曾付出绝大代价:1985年和2003年等多次导致全国性的大罢工,2005年秋天导致举世瞩目的社会骚乱,2006年初再次爆发社会动荡,最终导致《首次雇用合同法》流产。 3,发展中国家改革方兴未艾。拉美国家社会保障私有化改革最有代表性,它虽然发端于1981年的智利,到目前为止,先后不同程度引入智利模式因素的国家有12个,并至今方兴未艾。东亚四小龙社保制度改革在时间上稍微滞后一些,幅度相对缓和和中庸一些,例如,日本社保制度在60-80年代处于最佳时期,但80年代末以来,由于主要投资于基础产业和福利产业等基础设施,社保基金流动性受到严重影响,对90年代“失去的十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影响,于是在2000年开始对投资策略进行较大方向性调整,开始转入资本市场的投资;韩国紧随其后,走过了一条几乎是别无二致的改革路径;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高收入中唯一的单支柱国家,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进行了改革,在个人账户中加入了个人投资账户的因素。香港是四小龙中改革步伐最大的地区,90年代中期开始蕴酿的强积金条例在2000年正式启动,目前运转良好。 4,关于改革动因。对发达国家来说,改革动因主要有三: 一是人口老龄化。战后婴儿潮一代将在21世纪10-20年代进入退休年龄,这是导致改革的外在压力,迫使实行传统现收现付制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未雨绸缪; 二是由于1973年石油危机和加之老龄化等原因,各国政府财政压力不断加大,难以负担,这是社保改革的内在动力; 三是以货币学派为圭臬的撒切尔主义和以供给学派为理论基础的里根经济学几乎同时居正统地位,对社保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几乎所有国家的改革动因不外乎于此,但对其他国家来说,改革动因顺序的排列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例如,在拉美,改革的主要动因是以“华盛顿共识”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使然(甚至智利改革直接受到弗里德曼和“芝加哥小子”的极大影响),同时,军政府强力推动(例如智利)和其他因素(如财政不可持续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东欧国家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所致,在日本和韩国则主要是投资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和老龄化等综合因素的结果,等等。 5,关于改革效果。对发达国家来说,大致可分为三组,即结构改革、参数改革和基本不改革国家。总体来说,进行结构改革的国家,宏观经济指标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如英国、丹麦与荷兰等国的增长率、失业率、经济结构调整等,相反,这些指标在那些基本不改革的国家则基本没有什么较大变化,个别甚至有些恶化,如法国、西班牙等,人心思变,最终导致今年大选中右翼代表人物萨科齐当选新一任总统。拉美国家私有化改革由于其他宏观政策原因的约束,效果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拉美国家社保改革基本是成功的,尤其在智利和巴西等国对宏观经济的改善作用非常明显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