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PPT
第五章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4.经济中心由中原地区向江南地区偏移——由于这一时期汉民族的大量南迁至长江流域,使原来较为落后的经济得到发展,加上南方这些地区本身自然条件优越,因此迅速成长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5.宗教文化的影响——西汉佛教传入中国;三国至隋唐时期,佛教流行,在城市建设中佛教建筑、寺院成为城市内重要的建筑群。
6.军政中心仍在北方——在南北朝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已转移到江淮一带,但军政中心还在北方,为了加强南北方的联系,修建了大运河,以解决南北方的物资以及交通问题,同时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随之发展。;二 城市建设(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邺南城)
(一) 曹魏邺城:
——曹魏邺城是东汉晚年曹操所营造的魏王城,属于诸侯王的封国国都城。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漳河沿岸。; 据《水经注》记载:邺城的规模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 规模次于当时帝都洛阳城(都城等级差异)。
这种差别体现了诸侯王城与帝都规模的礼制等级差别,是合乎营国制度都邑建设体制及礼制营建制度的传统精神。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二)北魏洛阳城;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公元386—534年),统一北方后,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至北魏孝文帝为更便于统治全国进一步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迁都洛阳。
洛阳在历经东汉,曹魏等不同政权时期的破坏而又不停进行改造重建的建设历程之后,为北魏洛阳城的扩建的改建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另外北魏时期重视尊孔崇儒,儒家经典《周礼》成为改建洛阳核心理论依据,并强化洛阳的政治中心的职能,利用洛阳固有的经济地理优势等一些规划举措,使洛阳又一次成为北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洛阳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发展礼制营国建都的一个里程碑。;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里坊制起源:坊来源于周法“匠人营国”的井田制。从周代开始,都城中居民居住区就以闾里(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为单位,之后的汉、三国、晋等朝的都城也都沿用这种形制,但北魏以前的“里”,四周并无围墙,里墙制度是从北魏开始的。 “里”指宅院,民户居处。。 “坊”指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
里坊规制:一般里坊的形制为一里见方,设有坊墙,内设十字街,并有小巷,四面开门。里坊除比较规整的一里见方者外,亦有大小不同的里坊并存。
数目: 北魏洛阳城居民的住宅区有两百多个里坊。内城有八个:永康里、衣冠里、凌阴里、延年里、义井里、治粟里、宜寿里、永和里。东城有十一个:建阳里、绥民里、崇义里、东安里、晖文里、敬义里、昭德里、孝敬里、景宁里;南城有十个:利民里、劝学里、延贤里、归正里、归德里、慕化里、慕义里、白象坊、狮子坊、中甘里。
分布:内城由于宫殿、庙社、官署、苑囿等所占面积达二分之一以上,里坊设置很少,因此外郭城当为主要里坊区。城北靠近邙山,地方偏狭,为军事防御重地。所以,城北里坊很少。大量的里坊就集中在城东、城南和城西。外郭城的里坊主要集中在御道附近及市区。
;里坊管理:北魏政府对里坊的管理很严格,夜晚里门上锁。里正为流外四品,是里坊内人民的直接统治者。里坊内的居民皆为政府的编户,被编定在固定的地方,不得随便迁移。北魏政府对居民的住宅、服饰也有限制。尤其对商人服装严格控制。里坊内的种种制度只是对下层城市贫民和工商业者而言的,对那些王公大臣、皇亲贵族则不起多大作用。他们可以在里坊内大兴土木,广占民宅,胡作非为。里坊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游士侠客与豪贵子弟结交,横行于城中 。
里坊内的绿化:里坊内的绿化搞得很好。很多宅院中都植有花木,建有园苑。如城东绥民里杜子休宅园中“果菜丰蔚,林木扶疏”。那些皇亲贵族高官权臣们更是“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相互夸竞”。; 北魏洛阳都城规划不仅是继承了东汉洛阳规划所启示之发展营国制度传统的产物,而且还是这一主流发展的里程碑。
由于北魏洛阳都城规划在这方面作出了如此重大贡献,故对后世影响深为深远。隋唐长安与洛阳、宋东京、金中都、元大都以及明清北京城等历代名都规划,都是这种影响的历史见证。北魏洛阳对发展营国制度传统的功绩,确是不可磨灭的。;6 东汉洛阳和北魏洛阳的比较研究;(三)东魏和北齐的邺南城规划
邺都南城为南北向的长方形。
宫城位于北部中央,沿曹魏邺城南正门形成全城的中轴线,市场、坊里完全左右对称,十分整齐。
邺南城规划开创了中国都城整齐划一的新规制,到明清时期的北京仍然采用这种规划布局特点。;(四)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
最早的城址为春秋末年越国灭吴国之后建的越城;位于今南京中华门外秦淮河的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品文档】全国克雅氏病(CJD)监测方案.doc
- 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pdf VIP
- 影响业务连续性风险识别及评价记录表.pdf VIP
- DLT 5744.2-2016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敷设规程 第2部分:排管敷设.docx VIP
- 晕厥院前急救.pptx
- 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表.pdf VIP
- 消防中级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 废盐综合利用联产2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立项.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