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六经PPT
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
纪念胡希恕先生
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认识《伤寒论》六经
一、研究《伤》六经概况
六经实质的看法,有四十一种观点
分类,除少数用现代理念者外,实不过二端:
一者用《内经》五运六气、脏腑经络说;
二者用八纲辨证说。
一者,受王叔和、成无己影响,认为《伤寒》的六经是在《内经·热论篇》六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而用这种观点解释恰切与否呢?简单地对比一下,即可知道了
(一)六经概念不同:
《灵枢 ·经脉篇》三阴是指:
足太阴脾、手太阴肺;
足少阴肾、手少阴心;
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
三阳是指:
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
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
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
这里的六经(三阴三阳)实质是指五脏六腑(六脏六腑)及其十二经络。
《伤寒》的六经概念,不是脏腑经络概念,而是八纲概念,实为六经病提纲即:
三阴证是指:
太阴病即第275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其证为在里的阴证,虽有太阴之名,但不同于足太阴脾,也不同于手太阴肺;
少阴病即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为在表的阴证,虽有少阴名,但不同于足少阴肾,也不同于手少阴心;
厥阴病即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证为在半表半里的阴证,虽有厥阴名,但不同于足厥阴肝,也不同于少厥阴心包。
表
表 阳证 太阳病
半表半里 阳证 少阳病
里 阳证 阳明病
里 里 阴证 太阴病
半表半里 阴证 厥阴病
表 阴证 少阴病
表
仲景加入半表半里理念
《伤》六经来自八纲示意图
两者对比,《内经》的六经是内含十二脏腑经络,从病位讲,是代表十二个病位。《伤寒》的六经是六个证候提纲,从病位讲,是代表三个(表、里、半表半里)病位,从病情看,又分阴阳两类,即把人体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分病位为三,每个病位分病情为二,统合证候为六类证候。可知《内经》和《伤寒》六经名同,但其概念、实质完全不同。
(二)传变不同:
对疾病的传变,在《素问·热论篇》所载:“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背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肺,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是根据脏腑功能及经络运行来论述。《伤寒》对疾病的传变,只是讲病位表里相传,即由表传半表半里传里,或由表传里,或由半表半里传里,或由表传半表半里再传里。不是讲脏腑、经络运行传变。
(三)治则不同:
《内经》对六经病的治则亦见于《素问·热论篇》:“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即笼统谓三阳病用汗法、泄法,三阴病亦用汗法、泄法,强调三日为期。而《伤寒》强调病在表,即属太阳、少阴者可汗,且不论几日;病属少阳治用和解;病属阳明治用清热(吐、清、下);病属少阴治用温阳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