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起搏器植入术后故障分析PPT
术后常见起搏故障分析 起搏故障问题的分类 术中: -起搏导线 被动固定与主动固定 -螺丝刀 -起搏器工作表现 问题的整合体现 术后: -故障假象 -起搏故障 术后的起搏故障表现通常均以起搏 心电图居多,正确分析与评价需要 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 术中的起搏故障通常都非常紧急, 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判断思路 清晰,不要急于下结论。 起搏心电图产生的本质 病人的心律变化+ 时间间期 特殊功能 参数设置 Pacing ECG变化 “不变”的起搏程序 术后起搏故障的特征描述 以起搏心电图表现为主 起搏故障假象 起搏故障 VSS/PMT/上限频率表现/ 特殊功能运作(AutoCapture) 需要重新上台 脱位/ 断裂/接口松动 调整参数解决 或暂时解决 极性/感知/输出 在开始前,我们先一起来复习起搏心电图最基本的四种表现 感知不良(足) 过分感知 无夺获 无输出 定义:在起搏器的不应期外感知到不适当的信号 可以是生理的或非生理的(体内或体外) 二、过感知 VVI 70ppm 在心脏的不应期外,起搏脉冲后无除极图形表现 夺获丢失 三、失夺获(起搏不良) DDD 60ppm, AV 200ms 心电图上没有起搏器钉样标记,自身频率低于起搏器的基本频率 已产生起搏输出,无起搏波峰迹象 四、无输出 DDD 60ppm, AV 200ms 术后起搏故障的特征描述 以起搏心电图表现为主 起搏故障假象 起搏故障 VSS/PMT/上限频率表现/ 特殊功能运作(AutoCapture) 需要重新上台 脱位/ 断裂/接口松动 调整参数解决 或暂时解决 极性/感知/输出 VSS-Ventricular Safety Standby 心室安全备用 Ap 在双腔起搏器中,由于心房起搏脉冲在 AV间期内被心室导线感知(交叉感知), 从而抑制了心室脉冲的正常发放,结果 威胁了完全AVB心室依赖起搏患者的生命。 起搏 感知 A = 程控的空白期 B = 交叉感知检测窗口 C = 正常感知 A B C AV间期(程控的) 120 ms 64 ms 在交叉感知监测窗口感知到的心室信号将被认为是交叉感知 在心房脉冲之后120ms,发放心室脉冲 交叉感知监测窗口的持续时间是64ms减去程控的心室空白期 举例: 心室空白期 = 32 ms 交叉感知检测窗口 = 64 - 32 = 32 ms VSS -心室安全备用功能的设计理念(Zephyer 5826以前型号) 但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交叉感知而引起的VSS 所以我们能总结到的此功能在心电图上的特征: 起搏模式必须是双腔 只是在心房起搏发放的前提下才会运作的功能 起搏的AV间期是120ms或110ms 此功能是安全的 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心房感知不良、频发PVC而导致VSS在心电图上的产生 有什么更先进的方法,可以尽量避免非交叉感知现象而引发的VSS吗? VSS -心室安全备用功能的设计理念(Zephyer 5826型号) 警觉期 时间 AP 心室交叉感知 VP 12 ms 程控的AV间期 64 ms 时间 AP 心室交叉感知 程控的AV间期 VP 64 ms 警觉期 12 ms 52 ms 12 ms 12 ms 12 ms A:会让心室交叉感知的 心房起搏脉冲信号 在选择生理性部位起搏植入时,更应尽量减少VSS的发生 植入部位(双腔或CRT) 心房低位间隔与心室RVOT或间隔部组合 VSS会引发的问题 双腔:使非心室起搏依赖患者发生不必要的高比例心室起搏 CRT:虽然能保证双室起搏比例,但使优化的AV间期无效 程控解决方案 心房起搏设置为双极 心房起搏输出在安全范围内降低 心室感知设置为双极 在安全范围内提高心室感知灵敏度数值 Ap 术后起搏故障的特征描述 以起搏心电图表现为主 起搏故障假象 起搏故障 VSS/PMT/上限频率表现/ 特殊功能运作(AutoCapture) 需要重新上台 脱位/ 断裂/接口松动 调整参数解决 或暂时解决 极性/感知/输出 AutoCapture:心室自动阈值夺获 从安全性角度考虑,起搏输出的调整应基于阈值的改变: 睡眠 饮食 运动 疾病 代谢紊乱 体位 药物 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长期的阈值变化数据记录,才是真正能够反应起搏安全的证据 但自动化功能心电图表现往往是最令人头疼的… 这是一名植入5286型双腔起搏器患者常规随访结束时,移去程控头时偶然记录到的体表心电图,医生感觉很费解。 程控头移去 我们先来确定这是什么功能在运作吧 AutoCapture自动阈值搜索启动 在V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pptx VIP
- 设计院电气专业面试常见问题汇总与标准答案.pdf VIP
- 2021年福建省福州一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pdf VIP
- 化学-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营养与膳食.pptx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通史16.ppt VIP
- 车租赁代驾合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