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期末复习教师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文阅读期末复习教师用

高一上学期期末备考专题训练(六)古诗文阅读 一、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雨过山村 唐 ·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前两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分) 这首诗中出现了雨、鸡、竹、溪、桥、栀子花等意象;(分)一、二两句描绘了雨中山村的优美景色:弯弯的小溪边是一片葱郁滴翠的竹林,沿着竹林旁的小路走过横在溪流上的木板桥,听到几声鸡叫,循声望去,朦朦细雨中的山崖间隐约露出几间农舍。(2分) 本诗抒发了诗人恬淡而喜悦的心情。(分)通过描绘山村优美的自然风光,表现出农人淳朴、忙碌又欢乐的乡村生活情趣。(2分)分析合理即可。 (1)上阕“雪”与“杨花”互喻,构思巧妙,试分析这两个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分) (2)结合诗句分析下阙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主人的思想感情?(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柳宗元 将为穹谷、山甚岩①、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而求天作地生②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③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④。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馀⑤。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影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⑥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 ④蠲之浏如:蠲(juān),除却污秽;浏如,水很清的样子。 ⑤溶漾纡馀:溶漾,水面宽广而微波;纡馀,曲折环绕。 ⑥间厕:夹杂在一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 辇 : 用车子运 B.视其植,则清秀敷舒 植 : 种的树木 C.怪石森然,周于四隅 周 : 周密 D.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 胜 : 优美的景致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韦公规划整治永州的措施的一组是( ) (3分) ①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 ②命芟其芜,行其涂 ③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 ④延客入观,继以宴娱 ⑤择恶而取美 ⑥蠲浊而流清 A.①②⑤ B. ②④⑤ C.③④⑥ D. 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先发名胜难得与休养民力的议论,对韦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做法表示首肯和推崇,为后面的描述和议论作铺垫。 B. 文章绘景状物,各具特点,精确传神,以表现永州自然山水之美与人文景观之佳为主,通过韦公邀请宾客观赏,举行宴会娱乐,只是为了表达韦公等欣赏永州山水风光的无比惬意之情。 C. 第二段写永州的自然环境,为韦使君的登场和新堂的落成蓄势,与韦使君的浚理和新堂的华美形成鲜明对比。 D. 第四段连用六个反问句,层层深入,透过表象,肯定了韦使君“因俗而成化”、“除残而佑仁”、“废贪而立廉”、“家抚而户晓”治理政事的志向。 4.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3分) (2)将使继公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