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从计划到市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从计划到市场

爱市长,不如爱市场!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秋中共十四大召开 市场经济:产品、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所引导与调节。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性经济,是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由政府进行计划。 经济体制(Economic system)   通常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它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汪建红 第四单元·第12课 2012.3 伟大的历史转折 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意义 背景 经济,停滞 生活,贫困 1977年2月7日 个人崇拜、 “左”倾错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思想,僵化 史料选读 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内容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明确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确定了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经济建设, 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78.12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 意义 经济体制改革 实质:变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社会生产力。   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基层单位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结果 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谈话(1978年) 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的讲话(1998年) 国民经济的基础 探索时农村中失误多 安徽地区的自发协议 生产关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基层单位,撤社建乡,撤队建村(1983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人民公社——乡、镇 生产大队——村委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时间 地区 内容 实质 作用 ——1978年 ——安徽、四川 ——包产到户(组) ——生产、分配的自主权 ——克服平均主义的弊端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改革前 1979年以前,梨园公社的小岗、雁塘头两个生产队是凤阳县出名的穷队。“工值一毛九,吃粮一百九”就是那时这两个队社员常年的收入水平……二十多年间,两个队共37户社员,净吃国家返销粮35万斤,用国家生救款3万元,但仍有35户社员几乎年年都得靠外出讨饭来维持大半年的生活。 改革后 实行包干到户的两年多来,这两个队家家都盖了新房或买了建筑材料;家家户户,一日三餐大米白面,不带半点粗杂粮。每家都还存放着足吃半年的余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 陈锡文、马苏元《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启示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雁塘头生产队包干到户的典型调查》 史料阅读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 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发展 分配制: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国有、集体、混合、 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 增强了企业活力 激活了企业的竞争机制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发展了经济,提高了效益。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