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排水车间氨区应急处置方案
给排水车间
2*300MW脱硝氨区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编制:
审核:
签发:
日期:2013年12月
目的
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发生突发事故时员工能高效、有序地进行现场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事故对人员、环境的危害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二、事故类型
氨区发生事故会有两类:一类是泄漏,一类是爆炸;两类事故相应引起人体伤害有:中毒、窒息、死亡、冻伤及烧伤,另还会引起财产的损失。
三、氨区应急处理原则
氨区的应急处理原则是“救人第一、救物第二”,“防止扩散第一、减少损失第二”。
氨区安全管理预防的重点是防泄漏和防爆。当发生事故时,处理决策的依据是氨监测器检测的氨的含量。例如,在50PPM环境下最多工作8小时;在400到700PPM时就引起眼晴、鼻、口腔等的损失;5000到10000PPM时就能导致人员死亡;空气中含量2%时防毒面具失去作用;5%到10%时会引起人员即刻死亡;若氨的含量>15%,应停止一切活动,并迅速撤离疏散。
四、现场处置方式
1、氨轻微泄漏
阀门、法兰泄漏:(1)做好个人防护,采用防爆工具对泄漏点进行紧固,有效控制后做好相关记录;(2)若未有效控制则通知当班运行班长汇报给值长退出相应侧脱硝,并对漏点前后阀门进行关闭,停止对相应炉侧脱硝供氨,并对泄漏点淋水,根据危及范围做好标志,封锁现场,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管道泄漏:通知当班运行班长汇报给值长退出相应侧脱硝,并对漏点前后阀门进行关闭,停止对相应炉侧脱硝供氨,并对泄漏点淋水,根据危及范围做好标志,封锁现场,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罐体泄漏:(1)缓冲罐泄漏,通知当班运行班长汇报给值长退出相应侧脱硝,停止相应侧氨蒸发系统,停止供氨,对罐体排放、置换,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抢修不了则返厂);(2)蒸发器盘管泄漏,通知当班运行班长汇报给值长退出相应侧脱硝,停止相应侧氨蒸发系统,停止供氨,对盘管排放、置换,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抢修不了则返厂);(3)液氨储罐泄漏,当此种情况发生时通知相关领导撤离现场人员,值班员做好自身防护后切断罐体外所有阀门并将罐体内液氨导入另一储罐,将事故储罐隔离出来并吊至人员空旷处交给专业公司处理;
2、氨大量外泄
氨大量泄漏时应立即启动安环科下发的《动力厂2×300MW氨站应急处置预案》,现场采取以下措施:
可控情况下,现场无关人员撤离至上风处,并隔离 150米,做好警戒,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应急处理人员应佩带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密闭防化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远方开启氨区消防喷淋水,接通附近消防水管,向泄漏处大量喷水以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
不可控情况下,通知值长及调度撤离氨区周边500米范围内所有人员。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氨火灾处置原则为:若不能切断气源, 则禁止熄灭泄漏处的火焰;灭火同时将液氨储罐降温水喷淋开启,保持液氨储罐罐体温度。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等。
可控小火灾
非氨介质火灾:值班员手动开启相应区域雨淋阀进行水喷淋,并根据现场情况按灭火原则进行灭火,同时向运行班长汇报情况,班长视情况请求支援;
氨管道局部火灾:值班员做好自身防护情况下切断泄漏口,之后开启相应区域雨淋阀,并按动力厂安环科下发的《动力厂2×300MW氨站应急处置预案》进行相应流程;
大火灾或爆炸
首先向“119”、“110”报警,然后立即采取局部断电措施,组织人员进行扑救,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有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抢救伤员,同时向“120”求救。
之后,按动力厂安环科下发的《动力厂2×300MW氨站应急处置预案》进行能力范围内的操作;
五、液氨中毒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一旦氨水沾污皮肤,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冲洗。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冲洗。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并送医院救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若鼻粘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黄素溶液,重者应吸入糜蛋白酶。
4、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5、发现氨水吸入中毒者(出现呼吸道、眼、鼻、皮肤粘膜的严重刺激感,并伴随咳嗽、流涕、发痒、气促、紫绀、烦躁等症状),应让他迅速离开现场,并脱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裤;口服食醋50-100毫升,就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填埋场学习调研报告(18-21).doc
- 郭思乐生本教育理念及课堂解读.doc
- 申请表工作证明特殊工种全-Word-文档.doc
- 高企辅导材料初稿合07.18.2.docx
- 浅论思想政治课课堂的应变例说.doc
-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和工具性.docx
- 校园OA管理系统2.doc
- 平昌县尖山小学班主任考核细则.doc
- 临床科室感染管理考核表.doc
- 农村校初中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