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 蠕虫感染.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学 蠕虫感染

传染病学 第九章 蠕虫感染 第一节 日本血吸虫病 传染病学研室:周毅 课时安排:2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熟悉:传播途径三大条件、病变主要部位 实验室确诊方法。 了解: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难点: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 日本血吸病 概述 ◆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引起的疾病。 ◆主要病变是由虫卵引起肝与肠的肉芽肿。 ◆急性期:发热、肝肿大和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里急后重、血中E显著增多。 ◆慢性以肝脾肿大为主。 ◆晚期:门静脉高压症、巨脾、腹水。 一.病原学 1.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合抱寄生在门静脉系统。存活时间平均4-5年,长达10-20年。 2.雌虫在肠粘膜下层末梢静脉内产卵,虫卵多沉积于肠粘膜和肝组织内,少量进入肠腔,随粪排出。 3.虫卵入水 25-30℃ 毛蚴 钉螺 尾蚴 人体 童虫 血流经心肺 肝门静脉 15-16d发育后雌雄合抱 再从肝门静脉移行到肠系膜静脉或直肠静脉内产卵。 4.从童年虫发育为成虫产卵,约一个月左右。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是受感染的人和动物(病畜及鼠类) (二)传播途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粪便入水 毛蚴 钉螺孳生 尾蚴 接触疫水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农民、渔民多见,男多于女。 ◆ 10-20岁发病率最高 ◆夏秋季为感染高峰 ◆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可形成带虫免疫。 ◆流行于东亚、非洲、拉丁美洲与中东地区, ◆国内分布于长江两岸及其以南地区。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一)发病机制 ◆产生血吸虫病基本病变的主要原因: 宿主对血吸虫尾蚴,幼虫、成虫,主要对虫卵所引起的复杂免疫病理反应。 ◆虫卵引起的肉芽肿是变态反应的标志。 ◆何博礼现象(Hoeppli现象) P288 虫卵周围出现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系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称为何博礼现象。 ◆伴随免疫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这是一种伴随免疫,针对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杀伤作用,但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被破坏,这种原发感染继续而对再感染获得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二)病理解剖 1.结肠病变: 主要部位: ◆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 主要病变: ◆急性期: 肠粘膜充血、水肿、粘膜下有虫卵结节,溃 破后形成浅表溃疡,排出脓血便。 ◆慢性期 纤维组织增生 肠壁增厚 形成息肉增生与结肠狭窄 肠系膜增厚与缩短 大网膜缠结成团等病变 2.肝脏病变: 早期: ◆肝肿大 ◆表面有粟粒状黄色颗粒 ◆虫卵结节 晚期: ◆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 ◆脾功能亢进 ◆并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为什么? 3.脾: 早期: ◆轻度充血、水肿、质软 晚期: ◆肝硬化引起门脉高 ◆脾瘀血、组织增生、纤维化、血栓形成, 进行性脾肿大,可形成巨脾。 ◆脾功能亢进 4、异位损害: ◆是指虫卵或成虫迷走和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引起病变。 肺部病变: ◆间质性粟粒状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渗出液。 脑部虫卵肉芽肿病变: ◆顶叶与颞叶为多 ◆多发生于感染后6个月至1年 四.临床表现 (一)急性血吸虫病 潜伏期:30-60d 1.发热:持续2周-1个月左右 ◆间歇热、弛张热多见:38-40℃ ◆临晚高热,次晨热退大汗 ◆重症者:意识淡漠、重听、腹胀。 ◆相对缓脉:应与什么病鉴别? ◆重症迁延型:病程长达数月 2.过敏反应: ◆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全身淋巴结肿大 ◆出血性紫癜 ◆支气管哮喘 ◆血中E 3.消化系统症状 ◆可有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