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VIP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第二课、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医疗、护理与转运工作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急性或慢性患者,他们当中有的是传染性疾病患者,常常不易识别且难以防范,使得医务人员被感染的现象十分严重,如2003年我国SARS流行期间,曾发生过为抢救一名SARS患者而导致数十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现象,说明隐藏在这一表象背后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的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涉及各个方面,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物性职业暴露危害性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针刺伤、锐器伤、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接触了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容易引起生物性职业感染。近100年来,医学文献中正是至少有30种不同的病原体或疾病可经皮肤刺伤传播,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其中对医务人员危害最大的有三种病原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mmunodeficiensy virus,HI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C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 现已证实大多数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病例几乎都是由这3种病毒所引起,此外上有梅毒和疟疾等。血清型肝炎职业感染最先报道在20世纪40年代,主要涉及血库人员、病理学工作者和实验室人员。1984年首次报道了医务人员因针刺伤感染HIV的个案,随后相继有更多病例报道。因此,1988年美国CDC组织发布了全球防止HIV、HBV和其他血源性病原体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预防措施。丙型肝炎传播首次报道出现在1981年文献中,直到1989年有了可检测HCV的抗体之后,人们才集中对HCV职业性传播进行研究,并认为HCV传播危险性高于HIV但低于HBV,其预防策略形同。 二、化学性职业暴露危害性 医务人员在消毒、治疗、换药等操作过程中频繁接触各种消毒剂、清洁剂、药物及有害的物质等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常见的有: ①抗肿瘤药物:目前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是细胞毒制剂,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性。医务人员接触抗肿瘤药时,药物可通过呼吸道吸入含细胞毒性的气溶胶、药液接触皮肤直接吸收;沾污后经口摄入等方式进入机体。 接触剂量虽小,但接触频繁,会因蓄积作用产生远期影响,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自然流产率增高,且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我国赵树芬等曾对京津地区5个医院590名护士的715次妊娠做了分析,结果发现抗肿瘤药物接触组护士自然流产率为13.5%,明显高于对照组自然流产率8.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抗肿瘤药物接触组足月产(79.8%)明显低于对照(89.6%),早产率(5.3%)及子代出生缺陷率(3.1%)明显高于对照组(2.4%,0.97%); ②清洁剂及消毒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各种清洁剂、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中毒或致癌。有学者对356名医院清洁人员的手部皮肤病做了调查,有74人(21%)诊断为手部湿疹;在中度及重度的43人中,有31人是做清洁工期间发病,主要变应原为镍、钴、铬和橡胶添加剂。常用消毒剂如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是空气、物品、地面等常用的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证实1.0ppm浓度的甲醛可刺激皮肤、眼、鼻、咽喉及肺,引起变态反应、哮喘、戊二醛是内镜消毒与灭菌的常用的消毒剂,但对内镜室的医务人员有过敏反应等危害,可引起鼻炎、哮喘和接触性皮炎。 ③麻醉剂:有学者报道美国手术室麻醉护士因慢性吸入麻醉气体氟烷、氧化亚氮致流产率高达28%,而一般护士为9%。女麻醉师的自然流产率为38%,一般医师为10%。英国、芬兰、丹麦等亦发现女麻醉师中流产率增高。还有研究发现接触麻醉剂的医务人员有肝病、肾病及VitB12代谢紊乱。 ④粉尘:牙科技师在制作假牙的过程中接触矽尘、钻-钴-镍合金尘、铍尘、氧化铝尘、石棉和丙烯酸塑料等,会引起尘肺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 三、物理性职业暴露危害性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放射线、激光和锐器等各种物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 ①辐射:有报道从事放射性诊断和治疗的医务人员因接触放射线而致恶性肿瘤、白血病、不良妊娠及放射病者比例较高。1987年和1997年对全国接触X射线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两次跟踪调查,对2.5万余名医用诊断X线人员1951年-1985年期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接触者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小板数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 584名接触者的染色体畸变率、畸变细胞率和总断裂率都明显高于对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