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八-植物、土壤中某些离子的鉴定
无机化学实验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实验八 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实验八 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和掌握植物、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方法;
了解从植物、土壤中分离和鉴定化学元素的方法。
实验原理
1. 植物中16种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碳(C )、氢(H)、氧(O)、氮(N)、磷(P)、钾(K)。
中量元素:硫(S)、钙(Ca)、镁(Mg)。
微量元素:硼(B)、铁(Fe)、铜(Cu)、锌(Zn)、锰(Mn)、钼(Mo)、氯(Cl)。
植物体燃烧后,碳、氢、氧、氮4种元素变成气体氧化物跑到空气中,剩余的12种元素变为肉眼看得见的固体氧化物,通常称为植物灰分。
碳、氢、氧可以从二氧化碳和水中获得,其余13种元素来自土壤,被称为矿质营养元素。
实验八 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实验原理
1.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
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指示意义;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
采得的植株样品如需要分不同器官(例如叶片,叶鞘或叶柄、茎、果实等部分)测定,须立即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
实验八 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实验原理
1.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采得的样品是需要洗涤的,否则可能引起泥土、施肥喷药等显著的污染,这对微量营养元素如铁、锰等的分析尤为重要。
测定易起变化的成分(例如硝态氮、氨基态氮、维生素等)须用新鲜样品,且在冰箱中冷藏,以抑制其变化。分析时将洗净的鲜样剪碎混匀后立即称样,放入瓷研钵中与适当溶剂(或再加石英砂)共研磨,进行浸提测定。
测定不易变化的成分则常用干燥样品。洗净的鲜样必须尽快干燥,以减少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如果延迟过久,细胞的呼吸和霉菌的分解都会消耗组织的干物质而致改变各成分的百分含量。
实验八 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实验原理
2.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因季节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分析土壤养分供应的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采样时要特别注意时间因素,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采样点的选择一般可根据土壤、作物、地形、灌溉条件等划分采样单位。在同一采样单位里地形、土壤、生产条件应基本相同。土壤的混合样品是由多点混合而成。一般采样区的面积小于10亩时,可取5个点的土壤混合;面积为10-40亩时,可取5-15个点的土壤混合;面积大于40亩时,可取15-20个点的土壤混合。
实验八 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实验原理
实验八 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2.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采样点的分布方式主要有:
对角线取样法:适用于面积不大、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的地块。
棋盘式取样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地力不均匀地块。
之字形取样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地形多变的地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验原理
实验八 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2.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土壤样品的前处理
风干:阴凉干燥处、无其他异源气体。
去杂:去除枯枝、落叶、虫体、石子等。
磨细:手工或机械。
过筛:筛网孔径依分析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混匀:可采用四分法混匀和取样。
装瓶保存:广口瓶中,应标记好样号、土类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采样日期、筛孔径、采集人等信息。
3. 植物或土壤中元素的鉴定:
参考元素性质部分。
实验步骤
实验八 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1. 植物材料的准备
选取植株中叶绿素少、输导组织发达的主要功能部位为原料,挤取汁液或放入蒸发皿中加热灰化,移至研钵中磨细后用2M的盐酸浸取。
2. 植物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NH3·H2O
浸取液
植物汁液
过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