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寡糖与功能性食品 .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寡糖与功能性食品 

壳寡糖 生物技术3班 秦寄粟 甲壳素 早在400年前,《本草纲目》中就有螃蟹壳应用的记载,这是甲壳素最早的应用纪录。 1811年,法国H.Braconnot教授最早分离出甲壳素,他用温热的稀碱处理蘑菇,得到一些纤维状的残渣,他以为是纤维素,并命名为Fungine,意思是真菌纤维素。12年后也就是1823年,另一位法国科学家A.Odier从昆虫的翅鞘中分离出同样的物质,命名为Chitin,即铠甲、信封的意思。 1859年法国C.Rouget第一次分离出壳聚糖,命名为Chitosan。 甲壳素 1977年英国Muzzarelli教授发起并主持了第一届甲壳素和壳聚糖国际会议,以后每2年召开一次。在1991年的会议上,美、欧的医学科技界、营养食品研究机构将其誉为“第六要素”。 我国于1952年开始研究。20世纪90年代是研究的全盛时期。1997年,研究开发课题列入国家科委九五攻关计划,归属863计划。2000年前后酶法生产壳寡糖的方法被攻克。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概念 甲壳素是乙酰氨基葡萄糖组成的聚糖。壳聚糖是甲壳素通过强碱水解或酶解后脱去部分乙酰基的衍生物,是氨基葡萄糖的聚糖。 壳寡糖是壳聚糖降解后的衍生物,现在把由20个以下氨基葡萄糖组成的低聚壳聚糖称为壳寡糖。乙酰氨基葡萄糖或氨基葡萄糖不是葡萄糖,在体内也不会转变为葡萄糖,因此对血糖不会有不利影响。甲壳素经脱乙酰基处理得到壳聚糖,再经过进一步降解,就成为壳寡糖。 壳聚糖的结构 N-寡糖的糖基化 糖复合物 甲壳素类物质在包括人在内的动物的关节、足的坚硬部分,以及动物肌肉和骨结合处均有存在,另外在我们体内有一大类以氨基葡萄糖为重要组成成分的糖复合物,它们是糖蛋白、蛋白多糖和糖脂。 蛋白质是生命的体现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的血浆存在着一百多种蛋白质,其中有不下80种是糖蛋白。 在这些蛋白质上为什么必须加上糖链呢? 糖链保证了糖蛋白的亲水性,也就是保证这些蛋白质能溶于水。如果我们体内的大部分蛋白质都凝固,还能有生命吗?因此专家们认为,这是生命存在的前提。而且,糖链保护蛋白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它的破坏。 糖链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信号分子。 一切生命现象,实际上都是机体内细胞对胞外信息的转导,并最终在细胞内产生特定效应的信号转导和调控的过程。 壳寡糖 壳寡糖是壳聚糖的降解衍生物.由3到10单位的N-乙酰葡糖或葡糖胺组成, N— 乙 酰 葡 萄 糖 胺 的 多 种 低 聚 糖 ,在 生 物 体 内 具 有 重 要 的 生 物 学 作 用 , 如 机 体 保 护 支 持 、 免 疫 调 节 、 信 息 传 递 、 抗 感 染 、 抗 炎 症 等 。 壳寡糖能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以及IL-6,IL-8,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膜辅助因子蛋白(MCP-1,MCP-3),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进而产生各种信号,并通过这些信号激活巨噬细胞,从而提高免疫能力. T细胞激活时的共刺激信号 NO通路 IL-6信号通路 壳寡糖的生理作用 一.壳寡糖免疫功能--免疫卫士 非典的流行给我们上了一堂保健和免疫课,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免疫功能。人们逐渐认识到,最终保护人体免于或减少伤害的是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 实验证明,壳寡糖使白介素-1(IL-1)增加3.4倍,白介素-2增加2.7倍。可激活杀伤细胞,如NK细胞、LAK细胞等并产生INF-γ、TNFα等细胞因子,还可直接作用于B细胞并分泌免疫球蛋白(Ig)。 因此对免疫的两个环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壳寡糖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壳寡糖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壳寡糖,葡聚糖对巨噬细胞作用对比 壳寡糖,脂多糖对吞噬细胞作用对比 壳寡糖,甘露糖与巨噬细胞作用对比 二.壳寡糖的抑菌作用 1.壳寡糖对大肠杆菌的作用 在PH6,7的田间下用浓度为0.2%壳寡糖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实验,并以培养基浊度大小衡量大肠杆菌数量多少 A,B,C,D中的值表示不同平均分子两的壳寡糖 2.壳寡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同样用浓度为0.2%的壳寡糖在PH6,7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并也以培养基浊度大小衡量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多少 壳寡糖的抑菌机制国内外尚无定论,由于其有游离的 氨基,在酸环境下带正点成质子铵,能与细菌带负电的膜作用干扰其功能 夏文水等对不同乙酰胺浓度壳寡糖抑制大肠杆菌研究,发现抑菌能力随浓度升高而增大. 壳寡糖的研究方向及前景 一.研究方向 1.壳寡糖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2.壳寡糖及其衍生物与细胞膜系统的上蛋白的关系和对膜系统的调控 3.壳寡糖及其衍生物对细胞信号传递信使影响调控 二.壳寡糖研究前景 20世纪末,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