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生心理异常的预防
引导学生合理渲泄不良情绪 学会“倾听”,让学生尽情倾诉。 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 说出来、写出来、唱出来、喊出来------- 调节身心,保持生活热情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 完美化—期望过高 常常苛求学生 影响师生关系的四个障碍: 敏感度低—对进步的麻木 规范意识—以师自居,爱说教 权威意识—不能平等待学生 有效能的教师 无效能的教师 1 合作 民主 脾气坏 无耐心 2 仁慈 体谅 不公平 偏爱 3 能忍耐 不愿意帮助学生 4 兴趣广泛 狭隘 要求学生不合理 5 和蔼可亲 忧郁 不友善 6 公正 讽刺 挖苦学生 7 有幽默感 外表讨厌 8 言行稳定一致 顽固 9 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 罗嗦不停 10 处事有伸缩性 言行霸道 11 了解学生 给予鼓励 骄傲 自负 12 精通教学技能 无幽默感 民主化班级管理的操作总体框架 理想的教育关系 师 生 关 系 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态度 生 生 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的基本需要 家 校 关 系 班主任争取家长的配合 尊重——无条件地接纳 每一位学生 理解——有如亲历般地 理解每一位学生 真诚——真实坦露自己, 诚恳对待学生 互容——互相接纳宽 容 互律——互相管理制 约 互爱——互相关心帮助 沟通——促进亲子间 交流 了解——了解班级发展设想和进展情况 支持——支持学校正确的教育措施 民主化管理制度 △??? ABC目标管理制度 △??? 三级自我管理制度 △ 岗位专管员制度 扶贫阶段— 个别人参与 温饱阶段— 班主任参与 小康阶段— 学科老师参与 高级阶段— 全员参与 建立一支校长挂帅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根据队伍状况可分为四个阶段: 永远坚持激励原则 扬长教育 批短教育 对比分析 生—改错 师—挑错 生—发展优点 师—发现优点 罚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开心药方 一、好肚肠一条:要有容人雅量;二、慈悲心一片:要有菩萨心肠;三、温柔半两:温和、柔顺,不暴戾;四、道理三分:道者正道,理者义也;五、信行一体:讲求表里一致;六、中直一块:正直不阿,光明磊落;七、孝顺十分:孝顺为齐家之本;八、平宽一个:为人平和、诚实;九、阴德十全:做有德惠的事;十、方便为引:即处处给人方便。“宽心”为锅,“容忍”为炉,“三思”为火;不急不躁、温温和和,慢慢煎、缓缓熬,然后以“和气”汤服下。 我的胜过黄金的礼物——健康快乐 * * * 什么样的行为应被重视呢? 这个孩子是否被他周围或看到的事情纠缠住?经历着不可解释的睡眠和饮食方面的变化?常常抱怨头痛,胃痛和其他躯体不适吗? 这个孩子是否抱怨生活艰难或觉得活着没意思/想自杀? 少男少女有哪些不健康心理 1. 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 狭隘 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 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 4. 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 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 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来头。这种自我严惩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什么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五个类别 学习 问题 人际 交往 问题 挫折 适应 问题 情感 与性 问题 自我 意识 问题 学习问题 1、厌学和学习困难。 2、学习(考试)焦虑。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在面对重要的未知任务必须完成时人们难免有紧张焦虑情绪,这种情绪有利于工作绩效的发挥,但过分的焦虑紧张情绪却严重妨碍工作的完成。 人际交往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2、同伴间的关系问题。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挫折适应问题 挫折分类: 缺乏挫折(给予的基础上避免形成依赖 ) 损失挫折(鼓励的基础上调整认知) 阻碍挫折(指导的基础上树立自信) 。 应对挫折的反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