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12章 激励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学]第12章 激励理论

组织行为学 第12章 激励理论 本章内容 内容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1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所谓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人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激起人们的动机。 第1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内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奥尔德佛的ERG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概述 马斯洛(A. H. Maslow, 1908-197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1943年出版《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初次提出需求层次理论 1954年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进一步阐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提示需要规律的主要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需求层次 马斯洛1943年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1954年他又把人的需求分为七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求知、求美和自我实现 马斯洛需求层次如下图所示 需要层次与心理发展 需要层次与人性假设图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即人们维持生命最基本的需要,是各种需要的基础。 安全需要。人们希望保护自己身体和情感免受外界因素的伤害、威胁,希望自己已满足的需要、已得到的利益不再丧失,以及尽量保持对今后不确定性的控制,这些都是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也称友爱与归属需要,包括与人交往、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等方面。 尊重的需要。一个人的归属感满足后,并不满足作为群体的一员,通常还会产生自尊的需要。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理论 求知的需要。人有知道、了解和探索事物的需要,而对环境的认知则是好奇心的结果。 求美的需要。人都有追求匀称、整齐和美丽的需要,并且通过丑向美的转化而得到满足。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要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并获得成就。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主要观点: 马斯洛认为,对一般人来说,这些需要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在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最迫切的需要形成主导需要,主导需要是激起人的行为的原因和动力。 人们对需要的追求各有差别。高级和低级都能满足时,追求高级;满足高级而不满足低级时,就会放弃高级转向追求低级。 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人民需求层次不同,同一国家不同发展时期人民需求层次也不同。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主要论点 戴维斯对美国工人主导需要变化的估计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两重性 科学性 需要层次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研究需要是认识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出发点。马斯洛从需要来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马斯洛所指出的需要层次性和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是一般人的共同的心理过程。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为组织管理指出了调动积极性的工作方向和内容。如人的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因此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两重性 局限性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以个人的价值、利益为出发点,强调个人需要,没有考虑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基本上谈的是人的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内容涉及较少。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没有也不可能涉及到社会需要问题。 在国外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争论较多,我国也有人认为自我实现作为最高需求层次是不够的,如革命英雄主义的超越自我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低一级的需要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层次的需要,这样由低到高,逐级递升。这种观点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倾向。 需要层次论的启示 “投其所好” —— 物质刺激 ( 经济因素:以“钱”为代表) —— 精神鼓励 (非经济因素:以“话”为代表) “佛是一柱香,人是一句话” “行动需要热情,而言语能够激起热情”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兹伯格认为,传统的满意——不满意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2.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主要观点 传统的“满意-不满意”观念不确切,“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有了激励因素就会产生满意,而没有激励因素则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 有了保健因素不会产生不满意,但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