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pptVIP

[初中教育]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教育]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鉴赏思想内容学习重点 ①掌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技巧。 ②学会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③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特征及鉴赏方法。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④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①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②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③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④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田园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送别诗的特征    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诗歌内容鉴赏口诀 1.从题目认识对象 2.从字面读出感觉 3.从注释破解难点 4.从作者了解背景 5.从原作找到根据 6.从题干得到启示 7.从首联找到特点 8.从尾句参透主旨 9.从景物把握情感 10.从意境洞察心胸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   5、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   5、昔胜今衰之愁;   6、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7、羁旅之客愁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8、亡国之愁;   9、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9、人生失意之愁;   10、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   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课堂示例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诗的鉴赏]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送别诗的鉴赏要点     送别 景物 地点 时间 季节   秋季 或春季  清晨 或傍晚  路口、 驿站、 码头等 杨柳、 酒等  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课堂示例 无限风光在险峰 [哲理诗的鉴赏]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这类诗有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以水为喻,意在说明知识能使人心澄如镜,心胸开阔,充满力量的道理。 二是有不少诗,其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