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肺部螺旋CT应用曾庆思.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肺部螺旋CT应用曾庆思

肺部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曾庆思 一、mm,低毫安50~100mA,螺距〈1.5。 以病灶定性为目的 螺旋式扫描: 病灶≤3cm时,层厚1~3 mm,螺距1~1.5;病灶3cm,层厚可用3~7 mm,螺距1~1.5,120~140KV,250~300 mA。原始数据按不同要求作后处理,包括缩小DFOV(18~25cm),标准及高分辩计算法重建,重叠重建图像。在三维成像方面可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表面容积成像(SVR),最大密度投影(MIP)。 螺旋CT增强扫描: 定位扫描后,首先用3mm层厚螺旋平扫病灶,然后静脉注射100ml非离子型碘造影剂(300mgI/ml),注射速度2~3ml/s,于注射造影剂后30s、60s、90s、120s、180s分别扫描病灶。 (3)肺灌注扫描: 对病灶进行平扫,层厚5mm,确定肿块中心层面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时间为1S/圈,数据采集时间40S,采用大扫描野,标准重建算法,120KV,80mA。非离子型碘造影剂(300mgI/ml)50ml,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注射,速率为4ml/S,扫描延迟时间为5.6S。扫描数据传输到后台工作站,用CT灌注软件包进行制图和分析,确定域值为-80~250Hu,以病变的最大层面作为分析计算层面,该层面的肺动脉主干或右心室选为流入动脉,相应的降主动脉选为流出静脉。根据计算机软件计算出的血容积图,选取该感兴趣区的最大血容积区域,在此区域分别确定病变相应的血流量(BF),血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渗透性(PS),兴趣区域面积大于15mm2。 3.临床应用 病灶的发现: 螺旋CT连续扫描一方面消除呼吸影响,另外重叠重组图像可发现常规CT不易或不能发现的病灶,发现微小病灶明显增多。 显示病灶的准确位置: 通过MSCT连续层面及重叠重建图像显示详细的结构,周围支气管所在肺段,多轴向重建可进一步显示病灶空间情况。 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 MSCT扫描为连续层面,小间隔重叠重建图像最大限度地消除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准确的显示病灶内部结构的细节。了解病灶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坏死,空洞,空泡,支气管气相(可有4种表现a正常支气管,b扭曲,支气管组织及直径改变,c扩张,d截断。)。了解病灶形态、大小、边缘,圆形或不规则形,分叶征,脐凹征,棘突征,毛刺。 显示病灶与周围支气管、血管的关系: 利用多平面重建显示周围支气管、血管与结节的关系。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Gaete分为五型:Ⅰ型支气管到达结节边缘时被结节阻断;Ⅱ型结节内含有支气管;Ⅲ型支气管受结节压迫推移;Ⅳ型局部支气管管壁光滑狭窄;Ⅴ型局部支气管边缘不规则狭窄。Ⅰ型和Ⅴ型支持恶性征象。通过MPR、SVR显示结节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血管供应征,血管聚拢征,周围血管增粗征等强烈提示恶性结节。 显示病灶邻近结构受累情况: 与胸膜的关系,胸膜牵拉征,胸膜凹陷征。通过MPR判断病灶有无直接侵犯胸膜、胸壁、纵隔、肺尖及横膈。 显示病灶增强情况: 通过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块的增强情况。恶性结节和部分炎性结节增强显著,增强20Hn,肺癌强化峰值出现时间在1~2分钟。结核结节和陈旧性肉芽肿,增强20Hn,结核结节大部分10Hn。 增强的类型分为4型:均匀强化;中心强化;周围不均匀强化;环状强化。前3种见于肺癌,后1种见于结核。 (7)显示病灶血流灌注情况: 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发现螺旋CT肺灌注在肺部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中有较大的帮助,对良恶性病变进行检测,血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渗透(PS)有显著性差异,尤以BV和PS的差别最大。而MTT值的重叠较多,故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若以BV值≥6ml/100g作为恶性病变的域值,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4.7%,阳性预测值为82.9%,阴性预测值为100% 。 若以PS值≥30ml/(m.n.100g )作为恶性病变的域值,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88.2%,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79% 。 BV反映了病变的血流数量,与血管的管径、数量以及是否开放有关,恶性肿瘤因有血管生成因子的刺激,病灶血管增多,所以血容量值较良性病变明显增高。 PS值反映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恶性肿瘤的毛细血管往往发育不成熟,其通透性增高,对比剂更易经毛细血管进入到组织间隙中。 所以BV和PS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变的微血管特征,在肺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BV较为敏感,PS特异性则较高,两者应相互结合。 (8)病灶的追踪: 微小结节在鉴别诊断困难时,需要对结节进行追踪复查,应该利用MSCT进行追踪。这是由于小结节体积增加一倍,变化也是很小的,如1个直径5mm的结节1次倍增后直径仅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