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该文档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个人权益,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谨以此画册——
献给青年志愿服务在北京大学的十年光辉发展历程
献给共青团北京大学第十七次团代会
献给那些默默的奉献自己爱心、智慧和青春的志愿者们
献给那种生生不息的无比高尚的青年志愿服务精神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进行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希望你们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努力,发扬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不懈奋斗,不断创造,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江泽民
我们的各级党政领导要积极关心和支持共青团、青联组织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也热诚期望全社会各个方面都理解、帮助共青团和青联开展好这项活动。让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让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蔚然成风!
——胡锦涛
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誓词
我志愿成为一名注册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精神,树立互助进步理念;以知识为力量,视行动为起点;立足北大,服务社会,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用爱心感染他人,以实践充实人生。
前 言
1993——2003,十年风雨,十年彩虹,十年辉煌,十年感动。
从那个冬天十七颗爱心在未名湖畔播下呼唤真情的火种,到如今无数盏奉献友爱的心灯在燕园点亮,北京大学志愿服务行动已经走过了十载春夏秋冬。
十年一瞬,时间定格了无数美丽;十年久远,永恒留下了几多记忆——
红马甲闪动在百年校庆,彩虹志愿者奔波于大运赛场;香山公寓里有老人感激的微笑,边疆山村中有孩子依恋的目光;“阳光计划”用光芒照亮血液病患者的天空,“生命树” 用绿色唤起抗击“非典”的坚强……
身在北大,心忧天下,我们不仅是一群理想主义者,我们更要让真诚的爱心渗透周围,用青春的激情感染社会。书卷里只能留下思考的痕迹,实践中方能感受真正的成长。对他人的关爱让我们用温暖的手扶助弱势群体,对社会的责任感让我们用赤诚之心回报伟大祖国。
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光荣传统的沃土上,我们浇灌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之花;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平台上,我们更要向世人展现出当代北大学子以天下为己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崭新风貌!
回首过去,我们无怨无悔,我们骄傲自豪;畅想未来,我们满怀壮志,我们吹响号角。让我们——
用奉献支撑梦想,用友爱点燃希望,互助中感悟人生,进步中铸造辉煌!
第一篇:回首风雨路十载
1993年严冬,17名北京大学学生扛着扫帚在雪地上不期而遇,在中国高校率先擎起青年志愿服务的大旗,于是,爱心为名,真诚为证,作为全国高校首家志愿服务类社团——北大爱心社成立了。从此,一项如春天般充满朝气和希望的新生事业在北大校园蓬勃开展起来。十年来,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的感召下,这项意义非凡的事业经历了她发展与成长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时至今日,北大的青年志愿服务已经在组织、队伍、项目和机制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当前正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朝着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国际化的方向阔步前进。
扬帆起航
——北京大学爱心社成立
“我们是爱心社,昨天,我们在电教楼和柿子林之间的路上扫雪的时候,有11个素不相识的同学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现在我们有17个成员,这个冬天还很长,而且会有下一个冬天,我们在这里张贴启事,希望有更多 的人加入到我们中来,在下一场雪降临的时候,让我们一同把它清扫干净。我们等待着你:爱心社的第18个成员。”
这是北京大学爱心社的第一份海报。它诞生于十年前那个飘雪的冬天……
1993年11月23日,由十七位义务扫雪的同学发起,北京大学爱心社成立了,北京大学志愿服务行动在那个冬天扬起了第一面亮丽的风帆,开始了漫漫征程。
爱心社的成立不仅标志着首都高校乃至中国高校志愿者行动的开始,更标志着新时代里一种新的风尚正在大学校园里悄然浸润,如一夜春风,吹暖了无数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心灵。在那个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特殊时期,大学生们目睹了许多金钱面前人性的沦丧,目睹了许多阴暗角落里善良被吞噬。他们在痛苦中反思,他们在反思中奋起,用他们自己的躬身实践去证明爱心可以不再沉默。“自我教育,奉献爱心,呼唤爱心”,他们这样定位了爱心社,定位了他们自己。他们意识到,爱,不只是作为一个神圣的字眼存在,它更是一种每个人都有能力给予、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的关怀,这个社会可以变得更好,因为有爱。
“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借鉴吸收现代社会文明价值观念,立足于社会道德自律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团结有志的青年,大力倡导敬德精神,呼唤人们的爱心,并以‘友爱、善良、诚实、互助’之心,为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而无私奉献。”爱心社的每一位成员都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奉献来诠释着这个崇高的服务宗旨,来呵护着人们心中爱的光芒。
无数个第18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