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模具折彎成型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具折彎成型讲义

* 沖壓教材 三.折彎成型 在98年度,模具維修改善之折彎成型方面,主要在於701料號之和光模城南模420 R角等. 至於展開長度,回彈量計算內容可從相關資料中查獲,這里要講的是生產性方面的感覺. 【1】向下角度折彎: 〈1〉必須要以衝子方式來折出想要的角度. PUNCH 為什麼不用脫料板鑲件來成型呢? 因為對邊續模來講,定位是基本的,重要的. 欠所遇到的,定位都在脫料板上,成型入子之高度必然高於定位針之有效長度,在未定位之情形下成型,其位置難以保證. 脫料板 料帶 移動可能發生 但是: 我們一定要知道,如果你 的衝床精度不是非常好的話(平行度,曲軸熱脹冷縮,軸間隙),如果是向上成型或“Z”字成型,脫料板成型之穩定性遠遠大於衝子! 〈2〉成型 R之配合: 〔1〕標準配合 即: 下模入子 R=上模衝子R-材料厚度 T=0.3 R0.9 R0.6 優點:成型較為穩定,這T狀況(閉模 間隙小,上下配合精度好情況下). 缺點:T較大時(如0.05mm),或材硬時,不 易成型,回彈量較大. 〔2〕下模入子R設計: 依端子圖面所需之數值,可不考慮回彈. 〔3〕過量R設計: 上模衝子R=下模入子R+材料厚度+過量R 過量R之取值:10%T~50%T為宜 優點:對於厚材或較硬材料來講,比 較容易成型. 缺點:不適於較質材料,對衝程高度 或每一次打下之微小差異反應敏感. 〔4〕兩种配合之區別: 標準配合 過量 R 受力面為整個區域 局部區域 材料受力較大變形 〈3〉成型之壓料輔助功能: 成型必然是端子局部,要壓緊其餘部分以防止材料移動,位置不夠,可以用脫料板及下模板壓緊,亦可以是脫料板與LIFT夾緊. 〈4〉成型衝子直線段對難易度之影響: 此段距離應1t 若≦0則成型不易 〈5〉小角度,小R成型困難---回彈量大 如701之低TALL成型 為什麼? 因為材料發生塑性變形之區域太小,結果難以固化. 〈6〉材料變形兩段式理論: a.衝子導位段下降之過程中即已發生變形(材料 之塑性預折) b.衝子R與下模入子R撞擊,產生並固化塑性結果. 衝子 入子 成型前 成型後 運動中 H 因此衝子之高度斷差對成型之難易度有影響, 若你的H可以較大,則可適當減少設計的角度回彈量. 〈7〉90°成型: 90°成型可做成兩個工站:預成型+成型 或: 成 型+調 整 或三個工站:預成型+成型+調整(如590料號) 預成型+成型方式: 變形區45° 此處區域45°已預成型 45°預成型 (虛線代表所需要之形狀) 90°成型 圓心距由以上之位置關系可導出為1/8R 【2】向上成型: 〈1〉向上成型以脫料板鑲件向下拍擊為宜,衝子不宜(穩定性考量) 〈2〉同樣有成型兩段式影,響導位段越高越穩定,成型越容易. H 〈3〉脫料板成型之影響因素: 〔1〕SPM(衝床慣性力) 〔2〕傳力梢長度 〔3〕傳力彈簧力量 〔4〕副導柱(套)精度 【3】Z字成型: 〈1〉成型一般結构: 兩站折彎: PUNCH PUNCH * 沖壓教材 * * *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