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琵琶行56502
琵琶行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有《白氏长庆集》。 生平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元和(806)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长庆(821)后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晚年任太子宾客、太子少傅等职。官终刑部尚书。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论诗强调继承《诗经》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早期多政治讽喻诗,反映社会现实,诗风通俗平易;晚期闲适、感伤的诗渐多,以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琵琶行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敕勒歌》、《从军行》),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 正音 序:湓pén浦,倡chāng女,贾g?人, 悯m?n然,转徙xí,迁谪zhé §1:瑟瑟sè,管弦xián §2:声声思sì,抹m?复挑tiāo,间jiàn关, 幽咽yè,水浆迸bèng §3:虾há蟆má,银篦bì,血xuè色 §4:重chóng唧jī唧,啼血xuè ,花朝zhāo, 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 结构 琵琶女生平际遇 §1:第一次弹奏 §2:第二次弹奏 §3:自述身世 §4: §5:第三次弹奏 白居易自身经历 左迁谪居,送客江边 联想自身 自述遭遇 翻作歌行 对乐曲的描写 第一次弹奏: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二次弹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第三次弹奏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知人察情 阅读第三、四段,对比归纳出诗人和琵琶女的生活经历,体会共同之情。 环境——三处秋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冷落寂寞的心境。江水宁静地映着团团月色,给人以孤寂的感觉。以江月勾勒环境,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间接描写,以听众的感受来衬托乐曲感人的艺术效果。“悄无言” ,说明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意犹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如醉如痴。 “秋月白”,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琵琶曲终,乐声已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四周万籁俱寂,江心倒映一轮明月。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继续感受夜色中弥漫的音乐气氛。一片静谧、萧瑟的秋景,烘托了听众悲凉寂寞的心境,这是“以景衬情”的典范。 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夜深人静、独守空船,只有凄清的明月和寒冷的江水作伴。一个“寒”字充分描写出琵琶女的孤独寂寞和感伤情怀,情景交融。 通假字 1、曲终收拨当心画。 (同“划”。) 2、钿头银篦击节碎。 (同“鎞”。) 词类活用 1、歌以赠之 (名作动,作歌) 2、遂命酒 (名作动,摆酒) 3、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名作状,在晚上) 4、浔阳江头夜送客。 (名作状,在晚上) 5、同是天涯沦落人。 (名作状,在天涯) 6、其间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