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z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基本史实;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辛丑条约》签订的经过。 2、理解《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辛丑条约》的影响。 3、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抗争史实;义和团运动的反抗活动;《辛丑条约》的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政策,设立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近代中国的开放和现代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 近代的开放是被迫开放,导致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现代的开放是主动开放,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疑难概念 势力范围:从国际政治角度上讲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领土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租借地:一国根据条约在一定期限内为条约所规定的目的租借给另一国的领土。租借土地的主权不转移。租借只在约定的期限内有效,在租借期内租方取得对领土的使用权。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租借地,都是强迫这些国家订立不平等条约取得的。 租界: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 (2)目的:《辛丑条约》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控制清政 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 活动,它意味着中外反动势力关系的完全倒置:帝国 主义成了太上皇,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 具。因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练习3 如图是一张近代外国侵略者进攻北京城的老照片。照片中有星条旗、米字旗等旗帜。这张照片见证的事件,若以干支纪年,应发生在 ( ) A.甲午年 B.戊戌年 C.庚子年 D.辛亥年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照片反映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 进入北京城的情景。按照干支纪年法,1900年应为庚 子年。 C 练习4 下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理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面。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 ) A.“弱者”最终灭亡 B.“弱者”成为“木偶”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 D.“弱者”被肢解瓜分 B 易错知识点 1.前四次战争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同 2.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定前,反封建与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辛丑条约》签定后,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因为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列强采用以华治华的政策,中国社会两大矛盾趋于汇流。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义和团运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义和团运动仅仅是一个借口。 高考大揭秘——选择题易错分析 1.对重要史实的评价性结论理解不清 (2010年湖南卷)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诊断补偿:①题干材料提供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记载,对照选项,A项准确提示了对立背后的原因;材料中有当事人的日志(《济远航海日志》),故B项排除;C、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②此类错误的防范一是理解知识,要史论结合;二是要注意重要史实的对比和区别。 答案:A 2.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010年江苏卷)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诊断补偿:①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威海卫和刘公岛,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卫战役,所以经分析此役的影响应该选择A项。②克服此类错误,要重视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对基本的历史史实要掌握其要素。 答案:A 考情分析 命题角度分析:(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