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经济学经济增长文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经济增长 ;罗伯特?卢卡斯(Lucas, R.)在剑桥大学所作的“马歇尔讲座”上的讲话;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大发展 ;1.1 哈罗德—多马模型 ;1.1.1 理论基础;1.1.2 前提假设;1.1.3 基本方程式;1.1.4 三个增长率和两个哈罗德问题;第一个哈罗德问题;第二个哈罗德问题;第二个哈罗德问题的举例;1.1.5 经济含义;1.1.6 理论缺陷;1.1.7 一个运用;推算; 1.2 新古典增长模型;1.2.1 模型简介;1.2.2 前提假设;1.2.3 基本方程式;1.2.3 基本方程式;1.2.4 平衡增长;推导;平衡增长路径; (n+σ)k ;平衡增长是收敛的;1.2.5 储蓄率变化对产出的影响;1.2.6 索洛模型与哈罗德问题 ;索洛模型与第二个哈罗德问题;1.2.7 经济含义;1.2.8 理论缺陷;1.3 新增长理论;1.3.1 新增长理论的理论来源;新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的直接反应;新古典的结论与自工业革命200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不符;实证研究的挑战;两种研究方法;研究结论;1.3.2 新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1.3.3 新增长理论的几种主要思想;A、“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的思想;渊源及理论意义;阿罗的解释;“边干边学”的两个假设;递增的边际生产力;B、技术内生化与技术扩散;技术是内生的;技术进步分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无成本的技术扩散有负的外部性;技术创新领域垄断是合理的;C、人力资本;舒尔茨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人力资本具有受益递增的性质;D、劳动分工与专业化;起源与发展;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可以实现收益递增;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E、规模收益递增;1.3.4 经济含义;第二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2.1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2.2 主要的几种分析方法;2.2.1 总量生产函数分析法;总量生产函数分析法;2.2.2 余值分析法;余值分析法;余值分析法;2.2.3 全要素生产力增长分析及其应用;TFP增长;丹尼森的计算结果;TFP增长的应用(1);TFP增长的应用(2);中国的TFP;第三节、经济增长的阶段和限度;3.1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3.1.1 罗斯托以前的阶段理论;3.1.2 罗斯托的六阶段及其特征(p.35);3.1.3 经济起飞的条件;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部门;历史上的主导部门;3.1.4 促进经济起飞的政策(1);促进经济起飞的政策(2);3.1.5 历史上的经济起飞;3.1.6 对经济起飞理论的批评;3.1.7 经济含义;3.2 经济增长的限度;3.2.1 古典和新古典的观点;3.2.2 罗斯托的观点;3.2.3 米香的“反增长”理论;3.2.4 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罗马俱乐部及《增长的限度》;影响经济增长的五大因素;世界模型及世界末日;改善人类处境的措施;3.2.5 理论评述;中国效应与中国引擎;对世界经济;对亚洲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亚洲经济的其他贡献;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再干一个20年 《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12日 第一版 ;关键的20年-经济;关键的20年-社会;关键的20年-国际环境;艰苦的20年(1);艰苦的20年(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低成本竞争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粮食或土地资源的问题(粮食和水);能源和矿产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悲惨式增长(1);悲惨式增长(2);本章重要的概念;本章小结;第三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在经济落后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就是资本形成。;主要内容;一、资本及资本形成 ;1.1 资本;1.1.1 资本的定义;1.1.2 资本的分类;1.1.3 物质资本;1.2 资本形成;1.2.1 什么是资本形成;1.2.2 资本形成的本质;二、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1 早先的理论综述;2.1.1 实证研究结果;2.2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2.2.1 主要观点;2.2.2 具体分析;2.2.3 政策含义;2.2.4 对该理论的批评;2.3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2.3.1 主要观点;2.3.2 具体分析;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经济增长率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低水平均衡陷阱;2.3.3 政策含义;2.3.4 对该理论的批评;汪丁丁担心的中国的低水平均衡陷阱;2.4 莱宾斯坦的“最小临界努力”理论及其改良;2.4.1 “最小临界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