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二语文配套练习:4.12苏武传(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VIP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二语文配套练习:4.12苏武传(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苏武传 ——留胡节不辱,正气动天地 一、基础巩固 1.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赠送 B.武帝嘉其义 嘉:赞许 C.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抵押 D.扶辇下除 除:去掉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空自苦亡人之地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信义安所见乎 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B.单于愈益欲降之 C.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D.单于壮其节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D.皆为陛下所成就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6.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信义安所见乎 B.何久自苦如此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子卿尚复谁为乎 二、精段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 B.私候胜曰 候:拜访 C.恐前语发 发:泄露 D.虞常果引张胜 引:带领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9.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苏武坚贞不屈的一组是(  )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②见犯乃死,重负国 ③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④引佩刀自刺 ⑤武气绝,半日复息 ⑥单于壮其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 B.第二、三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第四段写苏武为了保持气节,宁死不受辱,写张胜投降匈奴,更烘托了苏武的气节。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译文:(2)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译文: 三、一法一练——判断句 本文中的判断句有以下三种类型,比较典范。 ①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②非汉所望也。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文言文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句子。 常见类型 例 句1.“……者,……也”表判断 ①“……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也”(省略“者”) 夫战,勇气也。 ③“……者,……”(省略“也”)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2.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加强语气的判断)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五人)即今之。 3.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4.无标志判断句,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直接表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②今臣亡国贱俘。 5.还有用动词“为”表判断的;“是”在先秦很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才开始出现。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②问今是何世。 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