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14届四川高三天府大联考一)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问题。
江月静若玉
查 干
①有一年的晚秋季节,在澜沧江畔的虎跳峡一侧,我曾一动不动地凝视一轮江月,至夜半。那一刻,我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时间凝固,生命也凝固。心中的雾霾与阴影,也都随江流远去。人声、轮声、伐木声,顷刻间也消音不再。天静地亦静,仿佛静即是一切了。
②山野里,风些许寒,星些许远,江浪安详地睡着。树木的呼吸声时近时远,细微如飘动的发丝。偶有山鸟的梦呓传来,仿佛在提醒:夜已深,此处不宜久留。可是,此时的我好似置身于红尘之外,身心轻盈若翼,杂念全无,像是没有思维的一棵树。
③江月浮动,若有若无。映入江中的那些星子,斑斑驳驳地闪烁着,像是一位丹青手,散淡地描摹几笔、又描摹几笔。明月在江心,像一块沉缅的玉,与水相依,发着一身冷冽的青光,仿佛在等待她粗心的主人。看得出她是寂寥的,因而陷入了沉思状。对,江月在沉思,沉思得如此忘我,又如此地心无旁顾。
④面对此情此景,不知为什么,我猛然想起一些古代诗人的名字来,如:李白,王安石,苏轼,王维和王昌龄们。并揣想他们,面对一轮古时明月时所发出的倾诉或者慨叹之状。有关他们对古时明月的文字,我有一点牢记不忘,那就是千秋明月,对红尘中人的眷顾和抚慰,岁岁年年,从未间断过。
⑤譬如,当你身处逆境之时,她就会来陪伴你,以她柔和的光,照耀你的心灵。她会来装饰你寂寞的窗棂,也会来聚拢你散淡无序的梦境。而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下,她给人的感悟和遐思,又是启蒙式的,千姿百态的。以下诗句就是证明——
⑥“澜沧江月静若玉,不须风儿掀漪澜。”此时此刻,我真有些担心,江面会起风。假若此刻起风,会使水中明月被折迭甚或被搅得零乱无形,这不能不让人起忧。因为,这般幽然之境,在人的一生中不可多得。
⑦何况,这般明月夜,这般原生态的一江碧水,会使我们的灵魂,变得清澈变得空旷起来。也因为这样的时候,现实中的那一些醉生梦死的生活场景,就会从我们杂乱无序的心幕上悄然退去;那些娱乐至死的生活追求,也会变得滑稽可笑而一文不值。这样的时候,江声和晚钟声,会荡涤我们浮夸零乱的心灵迷境。这样的时候,马嘶和犬吠,会让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会使我们回到人生的原点。这样的时候,千秋明月,就会像一丸发光的安神丸,让我们的灵魂澄明起来。
⑧人,为什么喜欢玉呢?因为它圣洁无瑕,因为它优雅可人。此夜的澜沧江月,使我联想到一块无瑕之玉,或许就是这种心理暗示的结果吧?
⑨四野谧静而万籁俱寂,夜渐渐深了。而这澜沧江月,又不时地激起我心灵的涟漪,一圈又一圈地扩展开来。遽然,有一声柔柔的马嘶,从背后传来。回头,见是一位藏族少女,牵着一匹白色龙驹,正朝江边走。那龙驹也洁白如玉,披一身玲珑的月光,像一则童话。面对江月,少女用藏语轻声唱起《青藏高原》来。她的歌声,没有李娜那般高亢昂扬,却显得些许沉郁,但不缺乏激情和高度:
⑩“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这两句极具天问意味的歌词,用藏语唱起来,不知为什么,给我的感觉,像是在诵经,也像是在祈祷。不过,这般歌声,并没有打破这一山的宁静,反而使它显得更加肃穆庄严起来。
似乎离我而去,像一片银杏叶,漂泊不知何往?
(选自2013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两段写人声、轮声、伐木声、树木的呼吸声和山鸟的梦呓,都是为了烘托出此时此刻的“静”。
B、作者看见江月,就猛然想起古代文人并揣想他们面对一轮古时明月发出的倾诉或慨叹之状,这是一种感受与情思的共鸣。
C、第⑦段运用比喻、夸张、借代、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描写、或议论,凸显了幽然之境的奥妙和神奇的特色。
D、全文对澜沧江月之景,既有重点描摹,又有简笔勾勒,通过层层铺叙,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E、“魂,似乎离我而去,像一片杏叶,漂泊不知何往?”以比喻兼设问的修辞手法营造出虚幻的意境,卒章显旨,意味悠长。
【小题2】文章第⑥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小题3】文中着意描摹了“江月静若玉”,请简要分析作者笔下“若玉”的江月之“静”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4】作者说:“人,为什莫喜欢玉呢?因为它圣洁无暇,因为它优雅可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对此,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说说你的认识。(6分)
二、(14届四川绵阳高三三诊)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土地上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土地的回声,这些回声本应当是自然愉悦的欢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变成了令人闻之垂泪的呻吟。
B、文章的第段写了一个不愿意回乡的打工女孩对城市的热爱,表达了对乡村失落的隐忧,批判了本应回归乡村的人对土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学案精练:2.12离骚(节选)(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doc
-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学案精练:2.13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doc
-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学案精练:3.15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doc
-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学案精练:3.16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doc
-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学案精练:3.17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doc
-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学案精练:3.18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doc
-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学案精练:3.19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doc
-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学案精练:4.20烛之武退秦师(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doc
-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学案精练:4.21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doc
-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学案精练:4.22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doc
- TSTIC 120083-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系统数字化运维服务要求.pdf
-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pdf
- TSTIC 120085-2023 船舶拖带服务规范.pdf
- 健身安全课件图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计划.docx
- TSTIC 120081-2023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服务规范.pdf
- THEBQIA 304-2024 型钢智能检测设备设计规范.pdf
- 健身房消防培训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广东省深圳市红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两学部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