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word2003兼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碳纤维加固word2003兼容

6017 碳 纤 维 布 Carbon fiber sheet 碳纤维加固的技术要点   受弯加固时,纤维方向应与加固的受力方向一致;   受剪加固、抗震加固时,纤维方向宜与构件轴向垂直;   受弯加固和受剪加固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C15 ;   采用封闭粘结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柱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C10 ;   碳纤维加固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纤维的粘贴工艺,应由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施工。 碳纤维片材规格性能表 产品型号 200 型 300 型 纤维类别 碳纤维 碳纤维 纤维方向 单向 单向 纤维重量( g/m 2 ) 200 300 理论厚度(㎜ / 层) 0.111 0.167 抗拉强度( MPa ) ≥ 3000 ≥ 3000 弹性模量( MPa ) ≥ 2. 1 × 10 5 ≥ 2. 1 × 10 5 伸长率( % ) ≥ 1.5 ≥ 1.5 幅宽(㎜) 10 0 ~ 800 10 0 ~ 800 长度( m/ 卷) 100 100 碳纤维优点及应用    自重轻,施工方便快捷,不增加结构荷载;    强度高,能灵活地用于抗弯,封闭箍和抗剪设计;    柔韧性好,不受结构(梁、柱、通风筒、管道、墙体等)外形限制;    耐久性佳,抗化学腐蚀和恶劣环境气候变化的能力强;    抗高温、抗蠕变、抗磨蚀、抗震性能好;    可对织物进行重复利用;    适用范围广、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木结构均可进行加固。    建筑物梁、柱、楼板结构补强;    桥梁、桥墩、桥面结构补强;    隧道、烟囱结构补强;    海滩建筑物防腐补强。 施工程序及步骤说明 一、工艺流程    卸荷-底层处理-涂底层树脂-找平施工面-粘贴碳纤维片材-表面保护、装饰。 二、步骤说明 1 、卸荷    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 2 、底层处理    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腐蚀等现象的部位应凿除。    裂缝部位首先进行封闭处理。    用混凝土角磨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表面打磨平整,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处要打磨成圆弧状 (R ≥ 20mm ) 。    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 、涂底层树脂    将调配好后的底层树脂计量、搅拌均匀,根据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控制使用时间;    将底层树脂均匀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胶固化后 ( 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指触干燥为准 ) ,再进行下一工序。 4 、找平施工面    构件表面凹陷部件应用找平胶填平,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找平胶填补.尽量减少高度差;    转角处也应用找平胶修补成圆弧状,半径不小于 10mm 。 5 、粘贴    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及层数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一般应在 3m 之内;    将浸润树脂调配好,均匀涂抹于待粘贴的部位,在搭接、拐角等部位要多涂刷一些;    粘贴碳纤维布并用罗拉滚反复滚压,去除气泡,并使浸润胶充分浸透碳纤维布,多层粘贴应重复上述步骤,等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粘贴;    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100mm ,碳纤维布端部固定用横向碳纤维或粘钢固定; 6 、保护、装饰    加固后的纤维表面应采取抹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也可适当进行装饰。 碳纤维复合材安全性能指标 类别 单向织物(布) 条形板 项目 高强度 I 级 高强度 II 级 高强度 I 级 高强度 II 级 抗拉强度标准值 f f , k (MPa) ≥ 3400 ≥ 3000 ≥ 2400 ≥ 2000 受拉弹性模量 E f (MPa) ≥ 2.4×10 5 ≥ 2.1×10 5 ≥ 1.6×10 5 ≥ 1.4×10 5 伸长率( % ) ≥ 1.7 ≥ 1.5 ≥ 1.7 ≥ 1.5 弯曲强度 f fb (MPa) ≥ 700 ≥ 600 --- --- 层间剪切强度 (MPa) ≥ 45 ≥ 35 ≥ 50 ≥ 40 仰贴条件下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 (MPa) ≥ 2.5 ,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纤维体积含量( % ) --- --- ≥ 65 ≥ 55 单位面积质量( g/m 2 ) ≤ 300 ≤ 300 --- --- 注: L 形板的安全性及适配性检验合格指标按高强度 II 级条形预成型板(条形板)采用。 玻璃纤维单向织物复合材安全性能指标 项目 抗拉强度标准值 (MPa) 受拉弹性模量 (MPa) 伸长率 (%) 弯曲强度 (MPa) 仰贴条件下纤维复合材 - 混凝土粘接正拉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