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滚动练13 基础知识+语言综合运用+诗歌鉴赏+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安嘉天国际公寓爆炸事件后,很多小煤气站依然不按照操作规章工作,干着厝火积薪之事,实在令人担忧。
B.中学生处在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不容缓,全社会都不可忽视迁兰变鲍的作用。
C.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不忍卒读。
D.虽然在采访钱学森先生之前经过一番思考,但一开头我们提出的问题还真有点大而无当,那就是请他谈谈如何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问题。
答案 C [C.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不可用于形容文章写得不好,和“不堪卒读”有区别;A.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多的危险;B.迁兰变鲍:比喻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D.大而无当:多用来表示大而不切实际的意思。]
2.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嫦娥三号将是中国第一个发射的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
B.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在消耗大量优质耕地的同时,也使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流,致使粮食生产出现了后继乏人。
C.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D.通知要求,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组织有条件的班主任老师对学生上下学的交通情况进行一次专题家访,了解学生的交通要求。
答案 D [A.前句中“第一个”语序不当,造成歧义;B.成分残缺,应该是“出现……问题”;C.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最后一个分句应改为“将影响到汉字文化很好地传承”。]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韩愈诗的特点是“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六一诗话》)
B.荀子在《乐论》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的美学见解。
C.深入基层才能把握基本国情。国情在哪里?它不在文件里,不在讲话中,只在普通群众那里。
D.教育部制订了中学语文“新课标”——《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该课标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语文基础课程的依据。
答案 C [A项,引用为不完整引用,且括号为句内括号,因此把最末句号放在括号之后。B项,分号改为逗号,因为没有用逗号就不能直接用分号。C项正确。D项,把第二个破折号改为逗号,双破折号起的作用是夹注。]
二、语言综合运用
4.请结合杜甫《登高》一诗的意境,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进行扩写。要求:使用描写的方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指导】 答题时需要注意:应该是对诗句的扩写,并且要结合《登高》一诗的“意境”;表达方式为“描写”;描写时要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字数必须在200左右。
答案 (示例)诗人漂泊于西南天地,乘船顺江而下,来到夔州。此地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远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如同起舞的蝴蝶,翩翩而去;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是向天地诉说着自己的勇往直前。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永遇乐
次稼轩北固楼词韵①
姜 夔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②,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苦被北门③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④。问当时依依种柳⑤,至今在否?
【注】 ①1205年六十五岁的辛弃疾转任镇江知府,积极准备北伐。他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深受感动并依辛词的韵脚填写本词。②迷楼:在扬州,与镇江(京口)之北固山隔江相对,是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建。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状如伏羊,相传孙权曾踞其上与刘备共商抗曹大计。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1识记现代汉语字音解析版含解析.doc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1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原卷版无答案.doc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2识记现代汉语字形解析版含解析.doc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2识记现代汉语字形原卷版无答案.doc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3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解析版含解析.doc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3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原卷版无答案.doc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4辨析或修改病句解析版含解析.doc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4辨析或修改病句原卷版无答案.doc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5扩展或压缩语解析版含解析.doc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5扩展或压缩语原卷版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