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儿童呼吸道疾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郝创利
24. ‘Time above MIC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40 percent is associated with low mortality in animal models* 儿童呼吸道疾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背景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 目前对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仍停留于经验性使用,忽略病原学研究 经验治疗的局限性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应用抗生素有赖于对呼吸道感染病因学知识、耐药性资料及抗生素基础知识的掌握 主要内容 儿童ARI病原谱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ARI的常见病原 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 病毒: 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 非典型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 其它:真菌 ARI病原学 感染部位 感染来源 宿主因素(年龄、免疫状态) ARI病原与感染部位 急性鼻咽炎 90%以上由病毒引起,少数病例可由细菌、支原体引起。病毒感染者如病程超过3~5天大多合并细菌感染。 急性咽炎 细菌或病毒、支原体。①咽结膜热-腺病毒;②链球菌咽炎;③咽后壁脓肿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 ARI病原与感染部位 急性鼻窦炎 主要由流感杆菌和肺炎球菌引起,其它病原包括葡萄球菌、厌氧菌等。 急性中耳炎 主要病原为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和卡他莫拉氏菌。 急性会厌炎 以流感杆菌引起者最多见,其次为肺炎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急性喉炎 可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但后者常伴有细菌继发感染。 ARI病原与感染部位--支气管炎 初始病原以病毒为主(RSV,流感、副流感、腺病毒、鼻病毒等) 有基础疾病(免疫缺陷、营养缺乏、BPD、不动纤毛综合征、胃食道反流伴反复吸入),小婴儿,病程≥7d,细菌病原可能性大增加 百日咳杆菌(尤其是 3个月和7岁者) 非典型微生物 ARI病原与感染部位--毛细支气管炎 90%病原为病毒,RSV首位; 非典型微生物(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引起; 细菌不是主要病原; 混合感染可能性存在。 ARI病原与感染部位--肺炎 细菌与病毒是主要病原 四大主要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它莫拉氏菌 病毒病原(RSV,流感、副流感、腺病毒、鼻病毒等)依然重要,尤其在婴幼儿和肺炎初始阶段 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 ARI病原与感染来源--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除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MSSA、MP外,尤其应注意革兰氏阴性杆菌、MRSA、MRSE、厌氧菌、真菌、疱疹类病毒(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CMV)、卡氏肺囊虫、嗜肺军团菌等 ARI病原与感染来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ARI病原与患儿年龄 ARI病原与患儿年龄 肺炎链球菌是各年龄期CAP主要病原,而伴随其始终的是各种呼吸道病毒。 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是b型)肺炎有年龄分布特征,好发于3个月至5岁组; 肠杆菌、CT主要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 MP、CP作为肺炎病原的重要性随年龄而增加,多见于5岁以上。 ARI病原与患儿免疫功能 免疫缺损患儿易感染卡氏肺囊虫、CMV、RSV、军团菌、金葡菌、非典型分枝杆菌等。 主要内容 儿童ARI病原谱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合理使用内涵 指征明确 合理选择抗生素 正确的用法(途径、每日使用次数) 合理联合使用 适当疗程 合理换药 预防用药 预防用药仅用于外科围手术期及符合预防用药指征的非手术病人 预防用药指征: 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疑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年龄3岁或60岁;周围血象WBC 10×109/L,N 80% 昏迷—体温38度;周围血象WBC 12×109/L,N 80%;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喉头痰鸣);多器官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肺复苏后。 抗生素应用指南--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不宜给予抗生素。 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包括休息、供应充足水分、退热、减轻卡他症状等。 鼻分泌物呈黏稠不透明或变色,仍可能是病毒性鼻窦炎,无需用抗生素,除非这种症状持续7~10天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考虑细菌感染,在积极寻找感染部位的同时,加用抗生素。 抗生素应用指南--中耳炎 65%以上可自行缓解,故初始治疗中不使用抗生素,中耳渗液持续3月以上应考虑使用抗生素。 对难以确诊的早期急性中耳炎患儿应临床严密观察1~2天而暂不使用抗生素。 确诊急性中耳炎就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使用前取中耳渗液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化脓性中耳炎是抗生素使用的绝对指征。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备选的有羟氨苄青霉素+棒酸或头孢克洛,病原明确为支原体者选用大环内酯类。 复发性急性中耳炎有预防使用抗生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人员初复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多模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和展望-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pdf
- 电子商务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数独的社交互动:与朋友一起挑战数独.pptx VIP
- 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16”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警示学习教育.pptx
- 201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 医疗服务公司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协议.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西大学《生物化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