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配套练习:专题一专题检测.docVIP

2014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配套练习:专题一专题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 专题检测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颛臾(zhuān)      数罟(shù) 肇造(zhào) 束缚(fù) B.压榨(zhà) 踬踣(bó) 给予(jǐ) 譬如(pì) C.庠序(yánɡ) 嫉恨(jí) 孝悌(tì) 社稷(jì) D.蜕变(tuì) 论语(Lún) 饿殍(piǎo) 编纂(zhu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摇曳  掂念  杌陧  山冈 B.衣帛 神采 频烦 邮戳 C.芜杂 渎职 磬钟 安置 D.屠戮 推祟 枷锁 菁华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日,北京救护车在路上得不到避让致使伤者身亡的新闻告诉我们,提高国民素养,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不可能__________。 ②2013年1月18日,广州农民工讨薪升级为自杀式炸弹讨薪,这一____________的新闻告诉我们,农民工失去依靠当地政府维权的信心,当地政府就会失去宝贵的民心。 ③由报废车或拼装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夺命校车”屡次刺痛社会神经,为什么有关部门对这一现象____________? A.一气呵成  骇人听闻  视若无睹 B.一蹴而就  惊涛骇浪  视若无睹 C.一气呵成  惊涛骇浪  熟视无睹 D.一蹴而就  骇人听闻  熟视无睹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越来越发现,体育精神、演讲能力、爱的能力、容错能力、领导能力、规划能力……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B.衡量黄金周的含金量多少,究竟是商场、景区和餐饮企业挣了多少钱重要?还是老百姓的出行感觉更重要? C.对新建火电厂,规定严格的污染物排限值,对现有火电厂,设置两年半的达标排放过渡期,给企业一定时间进行机组改造。 D.虽然“京城米贵,居大不易,”但城市对农村人口,特别是“二代农民工”的吸引力是坚不可摧的,这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规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网络是一面“镜子”,常照照有利于领导干部保持清醒头脑。官员要学会从网上知民忧、察民情,在网下解民愁、疏民怨,从而赢民心、顺民意。 B.雅安震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恢复重建。当关切逐渐淡去,生活归于平静,面对漫长的家园重建,灾区的“震后考题”其实才刚刚开始。 C.近日,人民日报刊文揭示了钓鱼岛列屿是在《马关条约》中随着台湾岛等被日本窃取,在二战后又与这些岛屿一起回归中国。 D.作为赵薇的导演处女作,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略显青涩,但创作者以诚恳的姿态,还原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创作了一部充满质感的电影。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学书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 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诸如生态文学、女性文学、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等,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也冲击了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商业化浪潮下,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的属性。利益的驱使,使作家的书写与读者的选择都更直接地指向功利。直接的功利主义必然带来思维的简单粗放。当下文学创作如何以一种更为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的价值选择,从现象解读回归人性反思,从肤浅功利走向深层因果,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成为作家书写的题中应有之义。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再到汉末陈蕃的“澄清天下之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把道义、民生作为自己的双重价值旨归。思想层面的理性追求与现实层面的民生担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双重的文化人格:一方面追求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崇尚理性,有坚贞气节,凛然傲骨;另一方面又心系民生,渴望建功立业,九死而未悔。正是这种理性与现实相交织的双重情怀,延续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这一传统到了近代五四时期虽有所改变,知识分子对道义的追求演变为对科学、民主的向往,民生的担当转变为救亡、启蒙的责任,但是理性与现实的双重关怀是不变的。到了当下,现代性的转变,带来了更高层面对科学理性的追寻,现实民生问题凸显为更深层面的人性道德反思。知识分子的双重关怀仍然不离不弃,既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水平、思想文化方向,又心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正是这种双重关怀,使得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始终未尝脱离现实世俗生活,进入西方理性所谓“静观”的层面,片面地追求冷漠的科学真实。正是这种心系民生,汲汲入世的道德情怀,使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亘古不变的代言人,而文学工作者更是其中之大宗。 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看似与文学的审美特质、艺术精神格格不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