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节 翻译断句
一、专题过关
1.(2013·四川)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
因 民 之 所 利 而 利 之 斯 不 亦 惠 而 不 费 乎 择 可 劳 而 劳之 又 谁 怨 欲 仁 而 得 仁 又 焉 贪 君 子 无 众 寡 无 小 大 无 敢 慢斯 不 亦 泰 而 不 骄 乎
(《论语·尧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此短文,大致了解整个语段的内容。其次,借助“之”“乎”“又”“斯”等标志词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再次,注意文中有几个相同句式,如: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这样就可以顺利得出正确答案了。
答案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参考译文
顺应百姓的要求让百姓去做对他们有益的事,这不就是施与百姓恩惠却又不必消耗任何费用吗?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他们去做,又有谁会抱怨呢?想要仁义就得到了仁义,又有什么可贪图的呢?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这不也是庄重而不傲慢吗?
2.(2013·江苏)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句式的对应关系和特殊虚词断句的能力。断句时先通读画线部分疏通大意。从中不难看出“贵诈力”与“贱仁义”相对,“先”与“后”相对,“富者”与“贫者”相对,“国强”与“弱国”相对,这些词语领起的句子构成四组对比句。
答案 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参考译文
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谋划,通过对物价贵贱的控制,开发山海资源物产,使得诸侯前来朝拜,凭借小小的齐国,显赫地成就了霸主的名声。魏国任用李克,充分开发土地资源,使魏文侯成为强有力的国君。从这以后,天下处于战国时代,互相争斗,尊崇欺诈和武力而轻视仁义道德,推崇先占有财富而后讲究辞让。所以平民百姓之间富有的人有的累积上万财富,而贫穷的人有的连糟糠都吃不饱;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小的诸侯国,使他们称臣服从,而弱小的诸侯国有的断绝了祖宗的祭祀,国家也灭亡了。延续到秦,最终使海内统一。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邓哀王冲》)
(1)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为……所:表被动。啮:咬。面缚:反绑双手,当面请罪。首:自首。罪:用作动词,请罪。“犹惧不免”是被动句。(2)以:认为。为、见:均表被动。是以:因此。戚:忧愁,悲哀。(3)俄而:不久。以:介词,把。闻:使动用法,使……闻,报告。尚啮:被动句。县:通“悬”。
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太祖的一副马鞍放在库里,可是被老鼠咬坏了。守仓库的官吏害怕极了,以为自己死定了,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3.词语、成语(熟语)的正确应用.doc
-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5.语句的合理衔接.doc
-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6.文言文阅读.doc
-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7.古诗词欣赏.doc
-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8.名句名篇默写.doc
-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9.现代文阅读(选择题).doc
-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10.现代文阅读(文学类与实用类).doc
-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11.语言能力测试.doc
-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12.文学常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doc
-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13.作文.doc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古诗文阅读专题2第2节鉴赏诗歌语言.doc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古诗文阅读专题2第3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古诗文阅读专题2第4节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古诗文阅读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doc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现代文阅读第1章第1节理解词句.doc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现代文阅读第2章专题1第1节鉴赏人物形象和物象.doc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现代文阅读第1章第2节分析综合.doc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现代文阅读第2章专题1第2节把握故事情节.doc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现代文阅读第2章专题1第3节分析环境描写.doc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现代文阅读第2章专题1第4节品味艺术手法(含语言).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