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第五章 地球和月球
普通天文学 第五章 地球和月球 (1) 地球 美丽的蓝色星球 太阳系中最特殊的成员 人类的家园 人类探测宇宙的基地 地球科学: 气象学、地质学、 地理学、海洋学、 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 大地测量学,等 主要内容: 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大气和水圈 地球的磁场和磁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地球质量 5.9737 ? 1024kg 固体部分占地球总质量的99.9% 水圈的质量为1.45 ? 1021kg,占1/4000 大气圈质量为5.136 ? 1018kg, 占1/1000000 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136km 极半径:6356.753km 扁率:1/298.257 体积:1.083207×1012km3 表面积:5.100657×108km2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月食时月面上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登高望远” 但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 17世纪末,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认为地球应是一个赤道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 19世纪,根据大地测量提供的可靠资料,表明地球的形状基本上一个绕短轴旋转的旋转椭球体——参考椭球 人造地球卫星观测结果表明,地球赤道也是一个椭圆,所以地球实际上是一个三轴椭球体 地球表面与大地水准面 地球表面的实际形状极不规则,大陆有高山(最高8844.43m),海底有深渊(最深约1.1km) 所以描述地球形状时不是指地球表面,而是指大地水准面(geoid)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的地球重力位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 确定地球形状就是指确定大地水准面,它是大地测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球面可以作为大地水准面的第一级近似 旋转椭球面作为第二级近似 三轴椭球面作为第三级近似 重力 定义 地球上的质点,一般都受到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将上述两力的合力定义为该点的重力。 单位 通常讨论重力的大小,是指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在量值上等于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2 非国际制单位 伽(利略) gal = 1 cm/s2 毫伽 mgal = 10-3 gal 微伽 ugal = 10-6 gal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物质分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由于地球长期运动和物质分异的结果 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地壳、地幔、地核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手段: 地震波 钻井(目前最深的钻井仅15km) 大陆漂移 洋底扩张 板块运动 三、地球的大气和水圈 1、地球大气 固体地球外面包围着大气层——大气圈 大气质量:5.136x1018kg,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地球生命的保护层:屏蔽太阳紫外线辐射、高能宇宙线及流星体的高速轰击 地球大气的分层 地球大气的密度、温度、压力、化学组成等都随着高度变化。 按温度变化,可分为: 对流层 平流层(同温层) 中间层 热层 外层 按大气的组成分: 均质层 非均质层 按大气电离层度分: 中性层 电离层 地球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不包含水气的空气 水汽 夏季,含量可达4% 冬季,含量0.01% 集中在2km以下,与天气变化有密切关系 微尘 在离地面3km以下的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固体微粒 地球大气的运动 按运动的水平尺度可分为: 大尺度运动(103km),如全球范围的大气环流 中尺度运动(102km) ,如台风 小尺度运动(10km) ,如龙卷风 大气中各处温度和压力的差别驱动空气运动,空气不同规模运动总称为“大气环流”,成为各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引起大气角动量变化,必然导致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 大气环流的分类 哈德莱环流:由不同纬度的温差驱动 斜压涡流:因流体力学不稳定性使大尺度的运动变为小尺度涡流 稳态涡流(驻波):由地形或海陆温差产生,绕纬度圈典型有2~3个波长。该涡流将动量从对流层转移到平流层,影响平流层的环流 热力潮:由太阳直接照射区与未照射区之间的温差引起。地球大气的热力潮较弱 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是太阳辐射能 地球大气的起源 原始大气:地球形成初期已不复存在 还原大气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引力势能的转化,部分地球物质处于熔化状态,气体从地球内部逸出。主要成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 氧化大气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原二氧化碳,以及太阳辐射使水分解,产生出游离氧,形成现代以氮、氧为主的氧化大气 温室效应 冰川融化 海面上升50m,中国的海岸线 温室效应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保护伞 但是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各种气体微粒含量不断增加,造成了温室效应加剧,导致了全球变暖,对气候、生态环境及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布置.ppt
-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学区小学一年级数学无纸笔考试方案附等级评价表(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无纸化考试方案).docx VIP
- 2024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合作取得更大成功的辩论材料三篇.docx VIP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课件(894KB).ppt VIP
- PICC专科护士进修学习汇报.pptx
- 菏泽城市介绍-精品.pptx VIP
- YS_T 1582.3-2022 粗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铅、铜、硒和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复习十:小古文、古诗词阅读(含答案).pdf VIP
- YS_T 1582.2-2022 粗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含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