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反应工程的作用
绪 论 化工生产中设备的分类 《化学反应工程》任务 化学反应器的特点 数学模拟方法 《化学反应工程》的作用 《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一 化工生产中设备的分类 图2 乙烯氧化制乙醛 一 化工生产中设备的分类 一 化工生产中设备的分类 二 《化学反应工程》任务 “化学反应工程”于50年代初形成,是化学工程的一个分支。 1957年如开了第一次欧洲化学反应工程伎议,会议确定了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的一个部分,它是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还处在发展阶段。它的目的在于控制工业规模的化学转化率并最终达到恰当和成功的反应器设计。有各种因素对反应器设计起着重要作用,如流动现象、质量和热量传递以及反应动力学。首先必须对这些因素了解,工业规模反应器的开发只能从上述因素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得到了解”。 化学反应工程的任务是研究化学反应器中质量和热量的传递过程、流动状况和反应动力学,最终目的是设计化学反应器。 三 化学反应器的特点 考察CO变换反应:CO + H2O ? CO2 + H2 反应在固定床变换炉中进行,变换炉中装有固体催化剂,反应过程如下: CO 、 H2O由气相主体到达颗粒外表面; CO 、 H2O由颗粒外表面到达颗粒内表面; CO 、 H2O在颗粒内表面上起反应; CO2 、H2由颗粒内表面到达颗粒外表面; CO2 、H2由颗粒外表面到达气相主体。 三 化学反应器的特点 考察脱硫反应: 反应在吸收塔中进行,反应过程如下: H2S由气相主体到达气-液相界面; H2S由气-液相界面进入液相; H2S和NH4OH在液相中反应生成NH4HS和H2O。 三 化学反应器的特点 CO和H2O的反应区在催化剂颗粒的内表面上,而脱硫反应的反应区在液相内。整个反应过程包含传递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 考察CO和H2O在变换炉中的流动状况。 变换炉直径较大,气体容易发生偏流,在同一截住面上流速分布不均匀,在变换炉中存在“死区”,这些客观存在的工程因素改变了物料的流动状况,其结果之一是同时进入变换炉的CO和H2O在变换炉中的停留时间不同。 考察H2S在吸收塔中的流动状况。 吸收塔内的填料是乱堆的,气体通道的截面积大小不规则,流速不均匀,同样也有“死区”,这些工程因素使同时进入吸收塔的H2S所经历的流动过程不同,其结果之一是在塔内的停留时间不同。 三 化学反应器的特点 包含有传递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两者不可分割。 客观存在的工程因素造成物料的流况不同,其结果之一是物料的停留时间不同。 基于化学反应器的特点,传统的研究方法----经验归纳法已不适用于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是数学模拟方法(数学模型方法)。 四 数学模拟方法 1 数学模拟方法 数学模拟方法过程如下,由四部分组成。 四 数学模拟方法 1 数学模拟方法 (1)将复杂的真实过程合理地抽象简化成简化模型,该简化模型等价于真实过程。这是数学模拟方法的核心。例如水在园管中的流动过程可以简化成平推流模型或者扩散模型。 (2)对简化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得到简化模型的数学关系式,即数学模型。 (3)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值解或者解析解,供研究用。 (4)通过实验检验数学模型是否正确,修正或者确定简化模型,直到供实际应用。 四 数学模拟方法 2 数学模拟方法原则 (1)数学模拟方法的核心是对真实过程的简化以及简化模型和真实过程的等效程度。 (2)针对真实过程可以按不同程度的要求简化成不同的简化模型,对于某一真实过程可以有不同的简化模型。 (3)简化模型。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是相互联系的,应力求数学方法简单,便于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 (4)数学模拟方法的基础: 1)积累实践经验或者实验数据, 2)学习掌握基础数学模型。 四 数学模拟方法 3 基础数学模型 (1)化学动力学模型:排除传递过程因素后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物料温度和浓度的数学关系。传统上是物理化学的研究领域,侧重于研究反应机理;化学反应工程侧 重于表达三者的数学关系,而直接应用。 (2)流动模型:描述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动状况。 理想模型:平推流,全混流。 非理想模型:轴向混合模型,多级串联全混流模型,组合模型等。 (3)传递模型:描述物料间质量、热量和动量传递过程。例如气液相间的双膜论、溶质渗透论和表面更新论等。 (4)宏观动力学模型:是化学动力学模型、传递模型以及流动模型的综合,是化学反应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 《化学反应工程》的作用 (1)改进和强化现有的反应技术和设备 (2)开发新技术、新设备 (3)指导和解决反应器的放大问题 (4)指导实现反应过程的最优化操作 六 《化学反应工程》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其动量守恒.PPT
- 具有全局聚类的多属性离散化算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PDF
- 典型低矮双坡屋盖平均风压的数值模拟.PDF
- 养老保险——开具社保缴费证明.PPT
- 兼职教师参加教学设计会议-长乐职业中专学校.DOC
- 养殖业污染治理技术进展-临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PPT
- 内光电效应器件光电倍增管的主要参数.PPT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887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PDF
- 内积能量与边缘检测-计算机学报.PDF
- 典型的ATM诈骗方式如下-AVE-Thailand.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