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重力测量-勘探测量.ppt
第一篇 重力勘探基础 6.3 野外观测步骤及观测数据整理 6.3 野外观测步骤及观测数据整理 6.3 野外观测步骤及观测数据整理 6.3 野外观测步骤及观测数据整理 6.3 野外观测步骤及观测数据整理 6.3 野外观测步骤及观测数据整理 6.3 野外观测步骤及观测数据整理 6.3 野外观测步骤及观测数据整理 6.3 野外观测步骤及观测数据整理 6.3.2 观测数据整理 (2) 各种观测方式的零漂校正 单次观测 由于单次观测起始及终止于基点, 所以零漂值为 相对基点的重力差值为 S t S1 S2 t1 t2 Total drift ti - drift ti 5.2.3 动态试验 5.2 仪器检查与标定 选取具有一定重力差的两个点(或多个点),采用与施工相同的运输方式,以多次重复观测的方法进行。两点间单程观测时间间隔约10-15分钟,同时记录气温。试验时间应超出开工前和收工后各一小时,并不少于12小时。 精度计算式 目的: ?? 了解仪器动态混合零点漂移的速; ?? 动态观测下达到的可能精度; ?? 最佳工作时间范围 ?? 确定最大线性零点漂移时间间隔。 5.2.4 一致性试验 5.2 仪器检查与标定 ?? 当需用几台仪器在工区工作时,应做此试验。 ?? 精度计算式 ?? 计算应分别对各台仪器进行,超出精度要求的仪器,不能参加施工中的测量。 第五讲 重力测量的野外工作方法 5.1 野外工作技术设计和地质任务 5.2 仪器的检查与标定 5.3 重力基点网联测 5.4 普通点、检查点的布置和观测 5.5 测地工作 重力仪存在零点漂移,且零漂往往不是与时间呈线性关系。 用重力仪在测点上进行观测时,需要有一些精度更高、重力值已知的点来控制。这些点称为基点。 基点在观测时都要联成封闭的网络,叫做基点网。 普通点观测均应从基点开始,并终止于基点。 5.3 基点网联测 1)基点网的作用 ?? 控制重力普通点的观测精度; ?? 避免误差的积累; ?? 检查重力仪在某一段工作时间内的零点漂移; ?? 确定零点漂移校正系数; ?? 推算全区重力测点上的相对重力值或绝对重力值。 5.3 基点网联测 2)基点网的布置 ?? 均匀分布全区; ?? 一台或多台精度高的仪器观测; ?? 快速交通工具运送; ?? 闭合环路; ?? 多个环路时,每个环路中必须包含相邻环路中两个以上基点作为公共基点; ?? 在交通干线上,地物地貌标志明显,周围无震源,稳固,并按规定统一编号和建立永久或半永久性标记。 5.3 基点网联测 3)基点网的观测方法 ?? 在基点网上观测方式的选择,是以能对观测数据进行可靠的零点漂移校正,能满足设计提出的精度要求为原则。 ?? 单向循环重复顺序 1→2→3→……→1→2→3→…… ?? 往返重复顺序 1→2→3→……→3→2→1 ?? 三重小循环顺序 1→2→1→2→3→2→3→4→3→4…… 5.3 基点网联测 4)基点联测 ?? 基点联测不仅使工区建立的基点网能够推算绝对重力值,而且可以使测量成果作为全国重力测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 重力基本网的测量采用绝对重力仪和相对重力仪联合进行的。 ?? 由绝对重力仪在选定的中心台站施测,然后采用多台(至少4台以上)相对重力仪对各基本点进行环线方式实施联测,测得的重力网差值平差后建立基本网。 5.3 基点网联测 国家重力基本网一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 基本网点距一般为几百公里 ?? 一级网为几十公里到100km左右 ?? 二级网为10km左右 ?? 三级网为几公里 中国重力基本网分为基本网和一等网两级。 5.3 基点网联测 4)基点联测 ?? 1957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第一个国家重力控制网,由21个基本点和82个一等点组成,称为1957年重力基本网。 ?? 该网与前苏联的三个重力基本点连测,属波茨坦重力系统,后来发现该系统有+14毫伽的常差。 ?? 1983年后进行新的建网工作,基本网包括6个基准点、46个基本点和5个引点,共计57个基本重力点。 ?? 网中北京、上海等点与东京、京都、巴黎、香港等重力点联测,属1971年国际重力基准网即IGSN-71系统。 ?? 1987年起我国正式以该网的57个重力点作为重力起算点,称为1985国家重力基本网。 5.3 基点网联测 4)基点联测 基点网可按网内时候包含更高一级的基点而分为自由网与非自由网。 非自由网:网内包含有精度更高的一级的基点,他们的值已知,不参与本级基点网的平差。 自由网:不包含更高一级控制点的网。 对非自由网的条件平差,在同一级控制点数目较少时仍有可能按自由网平差法进行,所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