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在覆铜板研发中测试技术上的创新(三)——从近年日本覆铜板发明专利内容观新测试..doc
曰本在覆铜板研发中测试技术上的创新
祝大同
本连载文,对从近儿年公布的日本覆铜板企业以改善、提高覆铜板性能为主题的 日木专利中查寻到的新测试技术的运用成果,分别一一的做以综述。在松下株式 会社研宄、解决封装基板用覆铜板温度变化下翘曲的课题的两篇专利中,分别揭 示丫与基板翘曲有关连的铜箔结晶度、半固化片热应力的新测试技术。在本篇, 对此两项测试技术的内容、应用意义等作以介绍与评析。
关键词:
覆铜板(CCL);测试技术;铜箔结晶度;半固化片热砬力;
(接2017年第3期)
一般连载文,需要有个的大主题。本连载文是笔者通过对近年公布的口本企业在 开发新型覆铜板方面的円本专利内容的潜心研宄,选取专利中披露的运用于覆 铜板技术开发的新测试技术成果,加以介绍及评析。初写此类文及初读此类文, 会感到内容很枯燥、陌生,但笔者体会:耐着性子写下去、读下去,就会感到有 启发、有收获,每个新测试技术的新颖发明,都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作为本连载文之三的此篇文屮,介绍Y松下株式会社专利屮的两个覆铜板技 术研宄中运用测试技术方面的创新。两个创新例,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小主 题”开展、提出解决方案,即这个主题是解决覆铜板翘曲度大的课题。
6.松下采用铜箔结晶度测试技术去研究降低CCL翘曲问题
6.1铜箔结晶度测试技术的提出及应用意义
近年来,随着PCB布线密度的更加微细化,PCB (主要指多层板)薄型化的进展, 覆铜板在加工中的翘曲问题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攻克这一课题中, 国内外CCL的研宄者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工艺途径,例如:从树脂组成的改善、从
半固化浸渍效果、从填料组成、从玻纤布结构上的改善等角度入手,加以解决与 改善。这里介绍的一篇2017年公布的松下(申报H木专利的发明人为:A于二 7夕TP 7木O >卜株式会社)专利特开2017-65145,是在解决双面CCL的翘 曲研宄屮,选择了业界从未提出过的独特研宄视角,“锐意”(本专利原话)研 宄发现并在业界首先提出:双面覆铜板两侧敷铜箔(指的是电解铜箔,也可以是 压延铜箔)在高温压制后发牛.的结晶度的变化差异,对板材翘曲度的影响。
木专利U1的发明者认为:基材两侧的铜箔,再与半固化片基材叠合在一起,在 绝缘基材高温压制成形加工中,会出现铜箔再结晶化的变化,并且这种铜箔再 结晶化程度对双面覆铜板的翘曲度大小的影响是较明显的。购买的同一品种、同 一厚度规格(两张铜箔的厚度偏差很小,相差不大于1%)的铜箔,由于制造批 量不同所得到的加热后铜筘结晶度上差异,致使每张铜筘之间的再结晶度大小 的差别出现。当差别较大时(专利得到的结论为30%以上),就会引起双面CCL 基材尺寸热膨胀尺寸增大,造成基板的翘曲度增大。
如何准确、较简易的通过规定面积尺寸屮的铜箔加热后再结品化大小,的成为这 项课题、研宄专利发明的需首耍解决的关键。这项测试技术及应用技术的提出, 其重要意义笔者归结为三个方面:(1)只有准确的得到规定面积内的铜箔加热 后再结晶化面积的数据,才能证实提出的此观点(两侧铜箔再结晶化差异对基 板的翘曲的影响)的正确性。(2)只冇通过测试数据及公式得到的再结晶化度, 才能选取不同再结晶化度差异的铜箔,进行其差异不同的组合搭配,去实现对 翘曲度大小影响的对比实验,摸出关系变化的规律性结论。(3)这项检测技术 的提出,从铜箔角度的检测、选取(或要求铜箔供应厂商进一步的解决,作为一 项新的品质控制的项目),以达到基板翘曲度的减小的目的。正因它是产业化的 品质控制的一项原材料的检査,因此它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并融合了现代的 测试新技术的内容(如利用图形软件对再结晶而积的数据统计)。
因此,我们可看作:在这篇专利U1中发明并运用铜箔加热后结晶度测试技术, 则成为打开这项难题之门的一把钥匙。
6.2铜箔结晶度测试方法
此专利的首项研究,是一种在规定面积内的铜箔加热后再结晶化面积的测定方 法。然后根据所得到的数据,通过提出的计算公式(见公式1)计算出铜箔再结 晶化度。第二项研究,是通过对比实验,找出了对基板翘曲未有影响(或少有影 响)的基材两侧铜箔再结晶化度差异的控制值。最后,提出对此作控制,避免基 材两侧铜箔再结晶化度差异较大的发生。
加热处理后的铜箔再结晶化度的定义,正如公式1屮所示,是“铜箔截断面积 内的结晶而积”占“铜箔截断而积”的百分比例。热处理后的规定范围而积内的 铜筘再结晶化度获取,需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经过热处理的铜筘样品的检 测作为基础。木专利所表述的具体测定步骤,经笔者整理如下:
(1) 将铜箔样品实施热处理。将铜箔样品放在烘箱内,在180癈温度条件加热90 分钟(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及时间,仿似CCL热压工艺),然后按照2、°C的冷 却速度,将烘箱内温度降到室温,得到热处理的铜箔样品。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