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救互救系列二(急救)0803PPT
3.救援:(A、B、C、預防休克、送往医院) ⑴.维持呼吸道通畅(Airway;A): 呼吸道通暢是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 ⑵重建呼吸功能(Breath;B): 呼吸停止者,施以人工呼吸 ⑶.重建血液循环功能( Circulation;C) :心跳停止者,施以心外心脏按压;止住严重的出血 ⑷.預防伤患休克及继续受損伤,並尽快送医院。 (四)、救护人员的道德守则 第一,救护人员行为必须完全符合正确的急救操作方法。 第二,救护人员应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做到(1)无私心,平等对待每一位伤者; (2)无贪心,不应擅自拿取伤者的财物;(3)不求回报,抢救伤者是自愿行为。 (五)、急救程序 (一)初步检查(D.R.A.B.C) 第一时间检查危及生命的伤势,尽快做出适当处理。 1.观察现场环境(D—Danger) ① 确保自己和伤病者的安全。 ②注意事故现场的环境安全(事故地点 伤病人数等) ③请旁观者帮助或参与救助。 ④注意伤者受伤过程,以确定伤病者是否脊椎受伤。如 在交通意外中受伤或由高处坠下,怀疑脊椎受伤,且勿随意搬动伤者。 ⑤小心保管伤病者的财物,将其交给警察或医务人员。 图4 2.检查伤病者反应(R-Response) 先在伤病者耳边呼唤,再轻拍伤病者肩、臂(如是婴儿则拍足底),以试其反应,如没有反应,判定伤病者已丧失意识。 如果伤病者处于俯卧位,在可能情况下(或找其他人帮助)将其转为仰卧位。移动伤病者时,应保持伤病者的头、颈、脊柱做整体的移动。 3、打开气道(A-Airway) 意识丧失的伤病者可因舌后坠而堵塞气道。 可使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 怀疑颈椎损伤,则应用改良推颌法,如不能打开气道,仍然使用压额提颏法。 自救互救 长沙理工大学 王启源 回顾过去发生的……图片 据统计,2007年全年共 发生火灾15.9万起(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死亡1418人,受伤863人,直接财产损失9.9亿元; 全国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共发生火灾14438起,死亡146人,受伤167人,直接财产损失1.6亿元; 个体私营企业发生火灾8581起,死亡156人,受伤150人,直接财产损失18679万元; 易燃易爆场所共发生火灾567起,死亡5人,受伤32人,直接财产损失872万元; 村民、居民住宅共发生火灾6.1万起,死亡969人,受伤395人,直接财产损失2.1亿元。 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万起,共造成8.94万人死亡。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万起,造成8.16万人死亡、38.04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造成389人死亡。 一份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0余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中年人心梗猝死率是10年前的1-2倍。 据统计,70年代唐山大地震,震时被压埋的人数为5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45万左右。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群众性院外急救环节的相对薄弱,使得事故导致的死亡率大大提高。为了在民众中普及群众性的现场的自救互救知识,加强全民的急救意识、知识、技能的教育,确保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生命系于千钧一发,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意外、疾病发生时,第一时间为伤病者提供有效救护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赢得时间意味着留住生命。走进急救知识天地,掌握更多急救自救方法,让脆弱的生命坚强起来。 当发生“sos”时,现场的 您(伤者/第一目击者) 将……?! 第一章 急救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急救的目的 掌握急救的程序 了解生存链内容 了解救护者的道德守则 了解生存链及尽早施行除颤的理论.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程序. 一、现代急救概念 现代急救是在传统急救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特点以及各种灾害、疾病所呈现的状况而新兴的急救概念。 现代急救面对社会各个层面,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因此现代急救早已逾越了医学的范畴进入社会,形成现代急救医疗体系 。 现代急救是以急救生存链为主要救护手段,急救生存链是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 (一)现代急救医疗体系分为三个阶段 一阶段是医院前急救; 二阶段是医院急救; 三阶段是救治缓解后的康复治疗 在这三个阶段中,院前急救是时间最短,但是决定危重病人抢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它取决于“第一目击者” (first responder)的急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