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学]海洋科学导论教案9-10章
2004年印尼海啸示意图 海啸示意图 第六节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使沿海地区变成海洋,给人类带来灾难。 在20世纪的100年间,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海平面约上升了10.5厘米。 其中,海水热膨胀占4cm;格陵兰岛冰山融化占2cm;其他山岳冰川融化占4cm;南极冰盖融化占0.5cm。 预计未来100年,海平面还会上升50~500cm。 气温每升高1℃,农作物即减产7~10%。 温室效应示意图 1975~2005海平面上升情况 海平面上升预测 * (a)過去140年的全球平均 溫度的變化。 ★ 黑色平滑曲線代表長期的 變化趨勢。 (b)過去1000年的全球平 均氣溫變化。 ★是由樹輪、珊瑚、冰蕊、 歷史紀錄推估出來的資料。 ★黑色曲線為每50年平均值。 (來源:IPCC,2001) 圖 1 * (來源:IPCC,2001) 1910~1945 1976~2000 20世紀的增溫並不完全是線性的,主要的增溫發生於1910-1945年與1976-2000年兩個時期。 20世紀的增溫程度是過去1000年來最大的 全球平均而言,1990年代與1998年分別是過去140年和過去1000年以來最溫暖的十年與單年年份。 200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与常年比较 中国海平面变化速率 第七节 赤潮 、赤潮的概念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第七节 赤潮 二、赤潮的危害 1、破坏渔场的铒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鳃的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后,在细菌分解作用下,海区会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第七节 赤潮 三、赤潮的成因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 赤潮水 赤潮远景 世界范围的赤潮分布 第十章 部分海洋水温要素的观测 一、水深的测定 二、水温的测定 三、比重和盐度的测定 四、透明度和盐度的测定 第十章 部分海洋水温要素的观测 一、水深的测定 ①若水深<10米,可以使用木杆或铁杆直接测量水深,注意保持木杆铁杆垂直入水。也可以使用自制绳索测深,注意绳索下端系上铅锤。测量准确度0.1米。 ②若水深>100米,必须使用回声测深仪等电子设备测深。测量准确度为米。 ③水深在10~100米之间时,要使用钢丝绳测深器测深。注意铅锤大于5公斤,保证钢丝绳基本垂直入水,倾斜角度小于10°,可以不进行倾角校正,大于10°时必须使用倾角仪进行校正。当铅锤刚刚接触海底发生松弛时,即在绳上浸水处做标记然后提起钢丝绳,在船上或陆上用卷尺测量钢丝绳的浸水总长度即得水深。准确度0.1米。 一、水深的测定 第十章 部分海洋水温要素的观测 二 、水温的测定 表层水温计可以测定<1米的表层海水温度。 风浪不大时: ① 将水温计放入水中,感温1分钟,提出海面倒掉温度计内的海水。 ② 再次将水温计垂直放入水中,感温5分钟后提起来,迅速读数,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风浪较大时必须使用采水桶两次采水,水温计储水杯不离开水面读取数值。 海水温度计 第十章 部分海洋水温要素的观测 三、比重和盐度的测定 比重计是一个中空的玻璃管,在不同比重的海水内漂浮程度不同。 ① 将海水倒入量筒内。 ② 将比重计平稳放入量筒内,待稳定后水平读取水面所在刻度,准确度0.001 ③测定2次,取平均值。 ④按以下公式计算盐度 S‰=(d-1)1305+(t-17.5)0.3 海水比重计 四、透明度和水色的观测 ①准备好直径30厘米的海水用透明度盘,选择风浪较小天气晴朗的日子。 ②观测者站立在背光处进行测定。 ③将透明度盘缓缓下沉,目光直视,当隐约看不见时,即提起透明度盘。 ④用皮尺测量绳索被水浸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