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范文]皖西博物馆走进皖西陈列计划3.docVIP

[工作范文]皖西博物馆走进皖西陈列计划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作范文]皖西博物馆走进皖西陈列计划3

《走进皖西》陈列 皖西博物馆 2009年12月 目  录 一、指导思想及陈列原则 4 1.指导思想 4 2.陈列原则 4 3.内容结构 4 二、《走进皖西》陈列计划 6 序 厅 6 第一部分 皋陶魂 7 第一单元 文明晨曦 7 第一组 霍邱红墩寺遗址 7 第二组 古圣皋陶 8 第三组 商周时期重要遗址 8 第二单元 吉金神韵 9 第一组 国之重器 9 第二组 金戈铁马 11 第三单元 万华生活 12 第一组 铜 镜 12 第二组 漆陶与釉陶 13 第三组 杂 器 13 第四组 明 器 14 第五组 钱 币 14 第四单元 古瓷溢彩 15 第一组 寿州窑 15 第二组 霍山窑 16 第三组 瓷器集览 16 第五单元 葬事揭秘 17 第一组 六安城西楚大夫墓 17 第二组 双墩一号汉墓 18 第三组 宋代砖室墓 18 第四组 元代夫妻合葬石室墓 19 第二部星光灿烂 19 第一单元 古代英杰 孙叔敖 19 黄 歇 20 英 布 20 刘 安 21 周 瑜、蒋 钦 22 文 翁 22 召信臣 22 朱 邑 23 时 苗 23 吕夷简,吕公著 24 李公麟 24 张野圹 25 喻仁、喻杰 25 熊一本 25 涂宗瀛 26 孙家鼐 26 第二单元 著名作家 第三部分 红旗漫卷 27 第一单元 星星之火可燎原 27 第二单元 红旗卷起农奴戟 30 第三单元 独有英雄驱虎豹 36 第四单元 敢叫日月换新天 37 一、指导思想及陈列原则 1.指导思想 皖西历史悠久,地广物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率部迁六始,即有建置。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在原始社会后期即为民族融合的枢纽。此后各朝各代,这里或是文化交融的热土,或是金戈铁马的战场,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将军的故里。 本陈列以青铜文化、陶瓷文化、葬制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重点推出皖西地区从夏、商、周直至近现代绵连发展史中的文明精华,意在弘扬民族灿烂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宣传皖西悠久的古代文明以及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三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实践和皖西儿女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展示皖西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及贡献。 2.陈列原则 本陈列以历史的进程为脉络,以专题为主题,以文物、文献、历史图片为载体,结合馆藏实际,以先进的陈列艺术形式为手段,通过场景、模型、数字技术、图文等多种辅助手段,展示皖西的历史发展脉络及时代特征,重点突出皖西历史文化的重点和亮点。内容力求通俗易懂,贴近大众。 3.内容结构 序 厅 第一部分 皋陶魂 第一单元 文明晨曦 第一组 霍邱红墩寺遗址 第二组 古圣皋陶 第三组 商周时期重要遗址 第二单元 吉金神韵 第一组 国之重器 第二组 金戈铁马 第三单元 万华生活 第一组 铜镜 第二组 漆陶与釉陶 第三组 杂器 第四组 明器 第五组 钱币 第四单元 古瓷溢彩 第一组 寿州窑 第二组 霍山窑 第三组 瓷器集览 第五单元 葬事揭秘 第一组 六安城西楚大夫墓 第二组 双墩一号汉墓 第三组 宋代砖室墓 第四组 元代夫妻合葬石室墓 第二部分 星光灿烂 第一单元 古代英杰 第二单元 著名作家 第三部分 红旗漫卷 第一单元 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二单元 红旗卷起农奴戟 第三单元 独有英雄驱虎豹 第四单元 敢叫日月换新天 二、《走进皖西》陈列 序 厅 【展标】《走进皖西》 前言:皖西文明史概述(中英文) 辅助展品: 1、领袖关怀 2、反映皖西代表性的地形地貌、文物古迹、自然风光等图片 3、六安市域历代沿革表 朝代 所属行政区域 夏、商、西周 六国 春秋 六、英、蓼、潜、群舒 战国 楚 秦 属九江郡、衡山郡。楚汉战争时,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汉 西汉时大部分为淮南王、衡山王、六安王封地。东汉时属九江郡、庐江郡。 魏晋 霍邱及金寨北部属豫州安丰郡,寿县属扬州淮南郡,其余属扬州庐江郡。 隋 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 唐 大部分属淮南道寿州,舒城属庐州。 五代 先后为吴国、南唐属地。 宋 分属淮南西路寿春府和庐州。 元 六安以北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六安以南属庐州路。元代末年始设六安州。 明 六安以北属寿州,六安以南属六安州,统归中都临濠府管辖。 清 清初属江南省右布政使司所辖寿州及六安州,安徽建省后属安徽省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 4、皖西重要文化遗址分布图 5、皖西国保、省保、市保单位一览表 6、清代六安九拐十八巷分布沙盘模型 第一部分 皋陶魂 第一单元 文明晨曦 【单元说明】 陶器的发明、磨制石器的使用、农业(畜牧业)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皖西东北部地处江淮丘陵,是古代先民天然的聚居地。考古资料表明,距今六千多年前皖西地区就有居民在此生息繁衍,代表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