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们了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洋务运动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而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洋务运动不可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它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教训;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 教学课时:3节课 知识结构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们都从各自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背景: 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压迫对象。 长期以来,中国广大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其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官僚占全国绝大部分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需要把全年收成的一半以上作为地租交给地主。鸦片战争失败后,为了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各级官吏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洋货在中国的大量倾销,促使中国以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为特征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大批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破产。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田赋负担实际增加一倍以上。这些负担归根到底,仍然落到了农民的头上。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残酷剥削,迫使人民群众举行多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马克思:“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5月20日 (2)创立拜上帝教 1843年,洪秀全(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后来自改名秀全。秀全拆开:禾(吾)乃人王)为 了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洪秀全与冯云山及广西人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形成领导核心,洪秀全自称天父次子、天兄耶稣胞弟,其余五首领并为天父之子,以坚定信徒信心。 (3)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851年1月11日,是洪秀全38岁生日,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9月下旬攻占永安州(今蒙山县),洪秀全诏封杨秀清为东王、肖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规定所封各王受东王节制。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进桂林,攻克全州,冯云山阵亡。随后太平军进入湖南,占领道州(今道县)、彬州等地。9月久攻长沙不克,肖朝贵牺牲。 在湖南,大批农民、挑夫、搬运工、小商贩、煤炭工人纷纷加入太平军,使太平军势力大增,声势大振。19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昌,全军号称50万,随后分水陆两路,沿江东南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捷报频传。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太平天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太平军在进军的征途中,坚决镇压和打击官僚、地主,焚烧衙门,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太平军纪律严明,所过之处,“以衣物散给贫农……谓将来概免租赋三年“。这使太平军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4)建都南京后,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两万精兵北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