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品牌到市场品牌的转变详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区域品牌到市场品牌的转变详解

从区域品牌到市场品牌的转变 魏延安: 农产品的品牌营销绝对是近年市场发展的大事件,一向土得掉渣的农产品竟然也讲究起品牌,而且日益深入人心,市场经济的魅力可见一斑! ? 若简单回顾一下,近年的农产品营销已经走出了产品到商品的关键一步。可以回想一下,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买农产品时那里想得起什么品牌,国营的商店里供应什么便买什么,只要有就不错了。后来,农村改革全面推行,农产品开始丰富起来,这时候才逐渐有了比较和鉴别,慢慢产生了今天为人熟知的地域农产品品牌,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比如说,吃苹果大家都知道烟台苹果,后来陕西苹果也上来了,名气大增;而陕西苹果又讲究首推洛川,其次白水、旬邑等;甘肃天水、静宁的花牛苹果也在市场有不小的名气。再比如,枸杞肯定是宁夏的好,但宁夏什么地方的好,地域品牌的推广又让中宁这个地方声名远播。诸多此类的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像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五常大米、沙田柚子、海南香蕉、龙口粉丝、沾化冬枣,等等。 ? 为了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各地不遗余力,举办各类节会、开展采摘旅游活动、高薪聘请形象代言、广泛开展宣传,推动了一批地域农产品品牌的传播,形成了可观的品牌价值。根据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年度排行榜”,上榜前50名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其品牌价值均超过25亿元,其中排名品牌价值第一的涪陵榨菜达到125.32亿元,烟台苹果排第二(94.05亿元?),黑龙江的兰西亚麻排第三(85.88?)。上榜的其他农产品品牌也都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像茶叶入选的有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福鼎白茶等;苹果除烟台外,还有灵宝苹果、洛川苹果、栖霞苹果、静宁苹果、平凉金果等。可以说,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在消费市场形成了口碑,为当地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 然而,笔者今天要说的重点并不在此,而是想说,上述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的形成只是完成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第一步,只是解决了有品牌的问题,但还没有建立起更有效的市场品牌体系,农产品品牌建设依然在路上。 ? 先说目前地域公用农产品品牌的问题,可能有质量标准难以统一、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等制约,但核心的还是品牌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容易形成“公地悲剧”。可以说,现在的地域公用农产品品牌,就像公地资源或财产一样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以苹果为例,好多果贩其实是有好多种包装的,你要什么品牌就用什么外包装,而实际上的东西根本就不是原产地域的,有记者曾在某地的果商处看到过山东、陕西、甘肃等不同产地和英文、俄文等不同语言的各类苹果包装箱,但货源根本不配套。所以,目前的农产品品牌领域,依然是混沌难解,各类仿冒层出不穷,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屡禁不绝。消费者大体已经知道了哪里的农产品好,但却无法解决“买谁家的好”这个问题。 ? 像茶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中国目前是一个整体大而经营主体又小又散的茶叶市场,仅仅一个铁观音,市场上做的企业真不知有几百上千家,谁是李逵,谁是李鬼,辨别绝非易事。我们要买茶叶,首先要找地域品牌,云南普洱还是闽北乌龙?其次要找哪家企业靠谱。而英国立顿作为全球最大的茶叶企业,就不是这样的,它年销售200亿人民币,顾客只知道喝的是立顿的红茶,而不必问印度红茶、斯里兰卡红茶还是中国红茶。在立顿的案例里,是企业的市场品牌超过了茶叶产区的地域品牌。 ? 由立顿也产生出关于中国茶叶的一个命题——为何中国七万茶企抵不上一家英国立顿?当然,这个命题是有问题的,因为中国与西方的茶叶文化是不同的,中国的茶叶文化底蕴太深,客观上形成了小地域品牌林立的现状,很难简单地以红茶或绿茶来笼统应对市场,当然中国缺乏有整合区域品牌实力的企业也是属实的。不过情况也不是没有任何改变,比如到处开专卖店的天福茗茶就在茶叶市场品牌的建设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初步整合了中国的优质茶叶资源,开发出多达一千八百多种的天福系列产品,包括了乌龙茶、绿茶、红茶、普洱茶、花茶等包装茶、袋泡茶等。能让顾客想得起去天福喝正宗的铁观音,而非安溪铁观音在天福也有卖,这是很艰难的一个消费理念转变,背后的逻辑就是区域品牌向市场品牌的转变。最近联想去做西湖龙井,其实也是在把地域品牌与商业品牌结合起来,试图打开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一个新路。 ? 那么我的观点已经很清楚了,农产品的区域品牌最终要转化为以企业为主体而持有的市场品牌。我们今后不但要知道,哪些地方的农产品好,而且要知道哪个企业经营的什么品牌的地方农产品好。目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 继续推进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必须承认,对于农产品而言,区域性是相对于工业产品的独特性所在。高度标准化的工业产品是没有地域性差异的,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农产品有,由此也带给农产品营销一个重要的机遇,就是可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